第355章 剑指淑妃?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神级影视大穿越、汉化大师、逆行诸天万界、我一个人砍翻末世、蜀山道主、我的分身帝国、从同福开始、无耻术士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侯府真千金她重生了最新章节!
殿内说话声蓦地停顿,众人说不清心底是松口气还是紧绷起来,感觉到了风雨欲来前的压抑,却又有种希望风雨快来的催促,毕竟......她们都累了,毁灭吧!
明黄的身影,逆着金色的阳光,长身玉立,英挺伟岸,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心尖,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移动。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众妃嫔屈膝行礼,袅娜的身姿半蹲,露出白皙的脖颈,欲语还休的目光,若有似无地向上首瞥去,期盼能得到一星半点的回应。
盛元帝轻扶江善手臂,随后对众人简单道:“都起来吧。”
“皇帝来了,坐。”太后看了眼儿子,语调不同于之前的冷淡,显然带上了温度。
盛元帝向太后拱手,而后到太后旁边落座,下方的妃嫔见状,这才各自回到座位上,有些胆子大的,无视旁人或嫌弃或厌恶的眼神,一个劲儿冲皇帝展露笑颜。
可惜,这无疑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盛元帝自过来后,除了看向江善的两眼,此外一直盯着手上玉扳指,俊美无俦的面上,瞧不出任何表情,唯独那深沉的眸光,令人不寒而栗。
皇帝不开口,太后不开口,底下的人更不敢说话。
蔓延的沉默,无疑令人压抑,不知过去多久,太后扫过下方诸妃,冷冷地开口:“这几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语气里没有疑问,充斥着肯定的意味。
众位妃嫔相视两眼,皇后作为后宫之首,率先出来做出回应:“回禀母后,臣妾倒是听闻一些,似是与熙贵妃和母后您有关,至于具体的事情,就......”
宫里闹出风声后,皇后自然有派人出去打听,可惜不论是慈宁宫,还是仪元殿内,里面的宫婢内侍,个个如锯了嘴的葫芦,对此事讳莫如深。
为避免引起司礼监的注意,便没敢往深里探究。
其他嫔妃轻声附和,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是满头的雾水呢。
说起来她们今日,先是受到太后冷待,而后被逼着吃下......呕!遭了这么大的罪,总该有知道原委的权利吧。
太后拿眼角瞥过皇后,余光停在她恭谨的面上,心里的失望和寒心愈盛。
今日这一出,她本没想惩戒皇后,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自己嫡亲的侄女。
偏偏好死不死的,让她在这个当头发现,皇后收买了慈宁宫中,两个近身服侍她的宫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算这个人是她的侄女,也令太后有种被冒犯的错觉。
皇后似是注意到,太后微凉的打量,心底不由咯噔一声,面上端庄温顺地看过去,太后自然地收回视线,将目光移向江善的位置。
“熙贵妃,这事你是当事人,就由你来给她们解释。”
不同于往日亲近的称呼,带上了公事公办的味道。
“是。”江善简单应道,看了眼目露安抚的皇帝,将目光转向面前众妃,条理清晰地将素娟如何哄骗她,怎么拿出那本百花图鉴,以及在素娟招认过后,突然落水身亡的白姑姑,都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最后道:“那人想要怂恿我画的,就是一株开得正盛的铁线牡丹。”
这话一旦落地,在场数人面色微变,本能地向太后看去,只见太后紧咬牙关,面色灰白阴沉,捏着佛珠的手青筋毕露。
显然仅是听到名字,就不可遏制的抗拒厌恶。
江善看向眯眼深思的皇后,扫过惊疑不定的淑妃,事不关己的贤妃,低调沉默的德妃,平静从容的慎妃,再有瞪着眼睛看热闹的惠昭仪......
垂下眼眸淡淡道:“皇后娘娘出自承恩公府,想必对于此物,应该有所耳闻。”
何止是有所耳闻,在她入宫的前夕,父母耳提面命,不许在太后面前,提起任何有关铁线牡丹的语句,不然就算她是太后的侄女,恐怕也会引来太后的不喜。
铁线牡丹是什么?大多数嫔妃并不知晓,但一想到太后的反常,和方才那甜到发苦的点心,众人心下顿时有所明悟。
突然得知太后忌讳,众人心绪繁杂,有人露出异色,有人垂眸沉思,有人暗中窥探,经过短暂的惊愣后,皇后问出大家关心的话:“敢问熙贵妃,那暗中算计太后的人,可已经有线索?”
“对,那人居然敢谋算太后,实在是胆大包天,罪无可恕。”淑妃出言表明态度。
江善似是笑了一下,目光看向尤显怒气的淑妃,意有所指道:“淑妃,你是真的不知道吗?毕竟御花园里失足落水的白姑姑,与你的大宫女莲香,可是同乡呢。”
“什么?”淑妃抓着绣帕的手,微不可见地收紧,心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她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落入,那背后之人的圈套,她的眼睛滑过皇后,贤妃,德妃和慎妃,直接将目标锁定在这四人身上。
尤其以慎妃为最,谁会最想让自己出事,非她莫属!
她暗中调整呼吸,从容地来到堂中,屈膝回禀道:“陛下,太后,此事绝不是臣妾所为,若说同乡之名,这宫中从来不缺,只凭这一点定罪,是否太过草率?”
“是吗?”太后撩起眼皮,静静审视淑妃,“但我怎么听说,你那位叫莲香的宫婢,在前两日接二连三,去御花园找那贱婢呢?”
淑妃尾指轻颤,不停在脑海回想,前两日有何异状,接着她瞳孔微缩,急切道:“臣妾想起来了,前几日臣妾宫中栽种的绿牡丹,总是出现花瓣焦黄的症状,这才让莲香去找懂花的奴婢问问,她许是找的正是那什么白姑姑。”
她以为莲香找的,是花房的哪位管事,见那绿牡丹日渐好转,便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哪想一个疏忽,就成旁人攻讦的借口。
“此事一定有误会,还请陛下和太后明察。”
殿内说话声蓦地停顿,众人说不清心底是松口气还是紧绷起来,感觉到了风雨欲来前的压抑,却又有种希望风雨快来的催促,毕竟......她们都累了,毁灭吧!
明黄的身影,逆着金色的阳光,长身玉立,英挺伟岸,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心尖,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移动。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众妃嫔屈膝行礼,袅娜的身姿半蹲,露出白皙的脖颈,欲语还休的目光,若有似无地向上首瞥去,期盼能得到一星半点的回应。
盛元帝轻扶江善手臂,随后对众人简单道:“都起来吧。”
“皇帝来了,坐。”太后看了眼儿子,语调不同于之前的冷淡,显然带上了温度。
盛元帝向太后拱手,而后到太后旁边落座,下方的妃嫔见状,这才各自回到座位上,有些胆子大的,无视旁人或嫌弃或厌恶的眼神,一个劲儿冲皇帝展露笑颜。
可惜,这无疑是媚眼抛给瞎子看,盛元帝自过来后,除了看向江善的两眼,此外一直盯着手上玉扳指,俊美无俦的面上,瞧不出任何表情,唯独那深沉的眸光,令人不寒而栗。
皇帝不开口,太后不开口,底下的人更不敢说话。
蔓延的沉默,无疑令人压抑,不知过去多久,太后扫过下方诸妃,冷冷地开口:“这几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语气里没有疑问,充斥着肯定的意味。
众位妃嫔相视两眼,皇后作为后宫之首,率先出来做出回应:“回禀母后,臣妾倒是听闻一些,似是与熙贵妃和母后您有关,至于具体的事情,就......”
宫里闹出风声后,皇后自然有派人出去打听,可惜不论是慈宁宫,还是仪元殿内,里面的宫婢内侍,个个如锯了嘴的葫芦,对此事讳莫如深。
为避免引起司礼监的注意,便没敢往深里探究。
其他嫔妃轻声附和,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是满头的雾水呢。
说起来她们今日,先是受到太后冷待,而后被逼着吃下......呕!遭了这么大的罪,总该有知道原委的权利吧。
太后拿眼角瞥过皇后,余光停在她恭谨的面上,心里的失望和寒心愈盛。
今日这一出,她本没想惩戒皇后,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自己嫡亲的侄女。
偏偏好死不死的,让她在这个当头发现,皇后收买了慈宁宫中,两个近身服侍她的宫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算这个人是她的侄女,也令太后有种被冒犯的错觉。
皇后似是注意到,太后微凉的打量,心底不由咯噔一声,面上端庄温顺地看过去,太后自然地收回视线,将目光移向江善的位置。
“熙贵妃,这事你是当事人,就由你来给她们解释。”
不同于往日亲近的称呼,带上了公事公办的味道。
“是。”江善简单应道,看了眼目露安抚的皇帝,将目光转向面前众妃,条理清晰地将素娟如何哄骗她,怎么拿出那本百花图鉴,以及在素娟招认过后,突然落水身亡的白姑姑,都毫不避讳地说了出来,最后道:“那人想要怂恿我画的,就是一株开得正盛的铁线牡丹。”
这话一旦落地,在场数人面色微变,本能地向太后看去,只见太后紧咬牙关,面色灰白阴沉,捏着佛珠的手青筋毕露。
显然仅是听到名字,就不可遏制的抗拒厌恶。
江善看向眯眼深思的皇后,扫过惊疑不定的淑妃,事不关己的贤妃,低调沉默的德妃,平静从容的慎妃,再有瞪着眼睛看热闹的惠昭仪......
垂下眼眸淡淡道:“皇后娘娘出自承恩公府,想必对于此物,应该有所耳闻。”
何止是有所耳闻,在她入宫的前夕,父母耳提面命,不许在太后面前,提起任何有关铁线牡丹的语句,不然就算她是太后的侄女,恐怕也会引来太后的不喜。
铁线牡丹是什么?大多数嫔妃并不知晓,但一想到太后的反常,和方才那甜到发苦的点心,众人心下顿时有所明悟。
突然得知太后忌讳,众人心绪繁杂,有人露出异色,有人垂眸沉思,有人暗中窥探,经过短暂的惊愣后,皇后问出大家关心的话:“敢问熙贵妃,那暗中算计太后的人,可已经有线索?”
“对,那人居然敢谋算太后,实在是胆大包天,罪无可恕。”淑妃出言表明态度。
江善似是笑了一下,目光看向尤显怒气的淑妃,意有所指道:“淑妃,你是真的不知道吗?毕竟御花园里失足落水的白姑姑,与你的大宫女莲香,可是同乡呢。”
“什么?”淑妃抓着绣帕的手,微不可见地收紧,心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她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落入,那背后之人的圈套,她的眼睛滑过皇后,贤妃,德妃和慎妃,直接将目标锁定在这四人身上。
尤其以慎妃为最,谁会最想让自己出事,非她莫属!
她暗中调整呼吸,从容地来到堂中,屈膝回禀道:“陛下,太后,此事绝不是臣妾所为,若说同乡之名,这宫中从来不缺,只凭这一点定罪,是否太过草率?”
“是吗?”太后撩起眼皮,静静审视淑妃,“但我怎么听说,你那位叫莲香的宫婢,在前两日接二连三,去御花园找那贱婢呢?”
淑妃尾指轻颤,不停在脑海回想,前两日有何异状,接着她瞳孔微缩,急切道:“臣妾想起来了,前几日臣妾宫中栽种的绿牡丹,总是出现花瓣焦黄的症状,这才让莲香去找懂花的奴婢问问,她许是找的正是那什么白姑姑。”
她以为莲香找的,是花房的哪位管事,见那绿牡丹日渐好转,便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哪想一个疏忽,就成旁人攻讦的借口。
“此事一定有误会,还请陛下和太后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