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贞观十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大唐称王最新章节!
启禀都督!年后帕拉瓦国王肯定会派军队前来,是否需要招募青壮。」雅奇金问道。
「不需要!你们做好春耕就是了,另外记住,所有百姓,都要有土地。」王牧摆摆手说道。
「属下明白!」
拿下四城,并不意味着就没了事情,事情反而更多,因为战争一直围绕四座城池进行,那些乡村还得收拢,进行整编治理。
私下王牧对雅奇金进行了交代,所有百姓,从新划分土地,可以比以前多,绝对不能少,尤其是那些原本没有土地的奴隶,要分到平民一个等级。
高侃领着士卒。去了科佛里江上游,西高止山脉脚下,那是外面通向这个平原的道路,再下游一点,就只有用船渡江了。高侃去的目的,就是修建营地和瞭望塔,为抵挡帕拉瓦国援兵做准备。
…………
贞观九年,这一年来,李世民觉得很顺利,过得很舒心,尤其是半岛之上的亲征,只是打了两个多月,高句丽就投降了,不但夺了高句丽一半的国土,还发现一个巨大无比的铁矿,加上先前营州的铁矿,可以说大唐以后几百年,都不愁钢铁来源。
这次没人说他穷兵黩武,也没人说不该拿臣服之国的土地,反而一片歌功颂德,说他威名赫赫,直接吓得小国不战而降。
虽然都铁矿属于国家,不过其中蕴含的利益巨大,未必没有机会,从中分一口汤。听闻是天下最大的铁矿,够大唐开采上千年,就这一条消息,聪明的人就知道,以后辽东那一块,将变得和关中一样重要,所以没人去惹李世民的不快。反而不断的吹捧,一有机会就奉承几句,毕竟这是李世民得意之战,堪比当年洛阳之战。
李世民有些飘飘然,在辽东召见了附近的部落,国家,训斥了半岛三国,又嘉奖了众多小部落,按照先前预定计划,他大大方方的告诉众多部落,在中原为他们划分了一大片土地,还提供粮草房屋,让他们搬迁到温暖的地方居住。
铁矿的消息目前仅限大唐内部,相对高层的人知道,所以辽东的小部落并不知道此事,对于能搬到中原居住,高兴不已,尤其是李世民还提供粮食,承诺修建房屋。
只有居住辽东的人,才能体会,冬天有多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冻死,所以能搬到温暖的南方,没人不愿意的。所谓故土难离,那是因为故土能生活下去,如今的辽东,不但冷,粮食产量也低,还有死于勐兽嘴里的,平均年龄三十,可见生活环境有多差。
其实大部分人,生活条件都差,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忙碌一年,也未必能取得温饱,这还是一天两顿,加上野菜的结果。
很多人对李世民感恩戴德,还是真心实意的,这让李世民开心得很,等到快要入冬的时候,才带着二十多万百姓回关中。这些百姓,全是关外的部落。
高句丽撤离了一部分人口,不过被大唐占领的那些,就属于大唐了,这又有近十万人,至于矿区,挖矿的主力还是岛上的那些矮子,还有南洋运送回来的土族。
「新年新气象,从今往后,小朝会大家就坐下来商讨。」大兴宫内,李世民龙行虎步的走到龙椅前方,大手左右一指,朗声说道。
群臣这才明白,为何今日大兴宫多了三排桌椅。
「诸公!请!」通事舍人上前,引导着群臣进入自己的位置。
席地而坐一直是人们的习惯,随着胡凳兴起,许多人在家里,都使用胡凳,而这也是王牧和黄家的家具,为何能够快速的被人接受原因之一,不过作为朝会的场所,碍于规矩,一直未曾改变,毕竟有一些朝臣,把规矩礼仪,看得比命还重。
跪坐当然没有带扶手的椅子舒服,所以没人反对,高高兴兴的坐下,即便有人想反对,见到这种情境,也理智的闭上了嘴巴,毕竟一群大老都没有发言。尤其这次李世民携大胜之威而回,又是新年朝会,去触霉头的只能是脑残。
「陛下,这些部落,迁到关中,是否有些不妥,一但生事,容易引起大的混乱。」落座以后,长孙无忌起身,捧着玉质笏板,担忧的说道。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如果在关中都能生出乱子,只能说明官吏不作为。」李世民霸气的说道。
「陛下英明!」孔颐达拱手行礼道,儒家一向主张教化夷狄,在他看来,这么多夷狄愿意迁入中原,就是文教兴盛的表现。
「二十多万人,在关中并无太大影响,毕竟分散在各地,不过对于地方官吏,臣建议还是提醒一下,不要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引起冲突。」房玄龄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中书省行文,严厉督促地方官员,组织人手,安抚好百姓,同时教导中原的语言,礼仪。」李世民说道。
「臣遵旨!」
「陛下,平原王高建武派使者前来求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鸿胪寺卿唐俭询问道。
「因何事求援?」李世民隐约有了猜测,带着兴奋的神色问道。
「新罗与百济,不约而同的出兵攻打高句丽,高建武不敌,特遣使者前来求援。」唐俭回答道。
「唉!我们大军已经撤回,再说如今天寒地冻的,无法行军,朕也只有爱莫能助了。
传信高建武,让他尽力抵挡,朕会派人前去新罗,百济劝说。」李世民心里一喜,嘴角上扬,假惺惺的说道。
这事本来就在他们预计之中,也是他们商议之后,放出消息,不会干涉三个国家的行动,不然新罗与百济,未必敢趁火打劫。
「臣以为,平原王定能理解陛下的难处。」唐俭微笑着说道。作为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他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只不过这事要李世民首肯,同时在朝会上走一个过程。
高句丽的事情,提了一下,就没有再议,反正大唐是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而且是包围在笼子里的几只老虎,没有了多大的威胁性,以后想吃肉了,弄出来杀掉就是了。
等到李世民等人商议了完地方事务之后,王平起身说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事上奏。」
王平在李世民这里,存在感并不高,因为他只是中书省散骑常侍之一。这个官在隋唐以前,还比较好,是皇帝的侍从,有文有武,不过到隋朝的时候,就成了散官,从七品到五品,阶位不等。
王平是从五品的散骑常侍,平时就跟在房玄龄,杜如晦身边打打下手,这也是王牧的请求,算是锻炼儿子。
见到王平,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后好奇的问道:「王爱卿请讲。」
他知道王平要上奏的事情,肯定和王牧有关。
「启奏陛下,有强敌攻打遮娄其国,南洋都护府有管理之责,因此出兵帕拉瓦国,以帮其牵制一部分压力。历经数月,南洋都护府攻下科佛里四城,拓土千里,得人口近四十万,这是奏折与战报,请陛下过目。」王平恭敬的说道,说完双手捧出一卷卷轴,向前一递。
一般人的奏折,当然不能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甚至不能越过上官,都会经过中书省审核,然后才送到李世民前。不过都护府不一样,直属皇帝管理,所以王平这没有错。
李世民眨眨眼睛,直到内侍把奏折递到面前,他才回过神来,他脑子里只有那一句,拓土千里,人口四十万。
李世民有些兴奋的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看完王牧上奏的事情经过,他高兴的心情,又变得有些郁闷起来。
自己这里刚刚把高句丽打得喊爸爸,你又在海外搞出差不多的战果,这不是和朕过意不去吗?
「读给诸位爱卿听一下。」李世民把奏折递给身边内侍。
内侍恭敬的接过,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没关系,朕找到了足够大唐使用千年的铁矿。」李世民暗自想道,他直接忽略了,这铁矿还是王牧提醒的。
「恭喜陛下!南洋都护府又为大唐,增添千里沃土。」杜如晦朗声说道。
「嗯,这是大喜事,朕很高兴,今日设宴,朕与诸卿同乐!」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臣遵旨!」
「王爱卿,你父可还有话要带给朕的?」李世民问道。
「微臣并没有接到家父要传递的话,想必进言都在奏折之中。」王平微微躬身回答道。
「如此就散了吧!」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群臣散去,李世民又把房杜和长孙无忌,马周,褚遂良等十来人,叫到了御书房。
「诸位爱卿,南洋都护府拓土千里,王牧上奏,让朕派人去管理,你们觉得应该派谁前去啊?」李世民问道。
「陛下,这应该属于南洋都护府的职责吧?」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思索片刻说道。
一般来说,都护府监管所属辖区的小国,部落,虽然有主动出兵的权利,不过都护府很少直接打下大片土地;就算打下来,基本上都是还给所属国度,毕竟都护府出兵,都是帮助友好的小国,他们被其他人欺负,都护府才会调停,战争只有在所属小国被欺负惨了之后,才会发生。
王牧直接拿到大片平原,还有四座城池,千里沃土,虽然说应该由都督府管理,他请李世民派人去管理,也存了一点试探的想法。
长孙无忌这样问,他也是想看李世民心里怎么想的,那么大的地盘,数量巨大的人口,南洋都督府的实力就太强大了,这是长孙无忌不愿意看到的。
李世民也很为难,说实在的,他心里还是有些犯滴咕,不派人去不好,派人前去也不好。
「陛下,臣以为,虽然有千里沃土,还有城池,不过是刚刚占领,没有必要另行选择官员前去管理。」杜如晦说道。
李世民心里一动,他听出了杜如晦话里另外一层意思,四城不过是刚刚占领,就算派人去接手,最好也等一两年,看情况再做决定。
想到王牧把好东西都送给自己,李世民一下子就放心了。
「嗯!就让王牧自己安排吧。」李世民没有过多纠结,也是他想起,王牧搞地方政务很优秀,任何人去,都未必比王牧做得更好。
「诸位爱卿,越王泰业已成年,朕想让他前去南洋之官如何?」李世民心里一动,开口问道。
「臣附议!」长孙无忌立即拱手说道。
李世民对于李泰很是宠爱,贞观二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达22州!
贞观五年,李泰在任扬州大都督的同时,又兼领了左武候大将军一职,却并不之官。
贞观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仍旧并不之官。
贞观八年,兼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
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辖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宠爱,有目共睹,如今李泰已经虚岁十七,还一直呆在长安,长孙无忌担心他对太子之位形成威胁,所以能够让李泰去地方之上,他是举双手双脚的赞同。
虽然说李泰也是他的亲外甥,不过长孙无忌担心将来再次出现皇位争斗,万一再让其他人捡便宜,那就不好了,所以最好就是让李承乾地位增添。
这两年李世民外出两次,李承乾监国,做得都还不错,至少没人挑问题,长孙无忌也很是满意。
「臣赞同!」房玄龄等人同时起身拱手说道。
作为帝国核心,他们也希望帝国稳固,对于李世民溺爱儿子,有些看不过去。
为您提供大神五叔在此的《大唐称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319章贞观十年免费阅读.
启禀都督!年后帕拉瓦国王肯定会派军队前来,是否需要招募青壮。」雅奇金问道。
「不需要!你们做好春耕就是了,另外记住,所有百姓,都要有土地。」王牧摆摆手说道。
「属下明白!」
拿下四城,并不意味着就没了事情,事情反而更多,因为战争一直围绕四座城池进行,那些乡村还得收拢,进行整编治理。
私下王牧对雅奇金进行了交代,所有百姓,从新划分土地,可以比以前多,绝对不能少,尤其是那些原本没有土地的奴隶,要分到平民一个等级。
高侃领着士卒。去了科佛里江上游,西高止山脉脚下,那是外面通向这个平原的道路,再下游一点,就只有用船渡江了。高侃去的目的,就是修建营地和瞭望塔,为抵挡帕拉瓦国援兵做准备。
…………
贞观九年,这一年来,李世民觉得很顺利,过得很舒心,尤其是半岛之上的亲征,只是打了两个多月,高句丽就投降了,不但夺了高句丽一半的国土,还发现一个巨大无比的铁矿,加上先前营州的铁矿,可以说大唐以后几百年,都不愁钢铁来源。
这次没人说他穷兵黩武,也没人说不该拿臣服之国的土地,反而一片歌功颂德,说他威名赫赫,直接吓得小国不战而降。
虽然都铁矿属于国家,不过其中蕴含的利益巨大,未必没有机会,从中分一口汤。听闻是天下最大的铁矿,够大唐开采上千年,就这一条消息,聪明的人就知道,以后辽东那一块,将变得和关中一样重要,所以没人去惹李世民的不快。反而不断的吹捧,一有机会就奉承几句,毕竟这是李世民得意之战,堪比当年洛阳之战。
李世民有些飘飘然,在辽东召见了附近的部落,国家,训斥了半岛三国,又嘉奖了众多小部落,按照先前预定计划,他大大方方的告诉众多部落,在中原为他们划分了一大片土地,还提供粮草房屋,让他们搬迁到温暖的地方居住。
铁矿的消息目前仅限大唐内部,相对高层的人知道,所以辽东的小部落并不知道此事,对于能搬到中原居住,高兴不已,尤其是李世民还提供粮食,承诺修建房屋。
只有居住辽东的人,才能体会,冬天有多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冻死,所以能搬到温暖的南方,没人不愿意的。所谓故土难离,那是因为故土能生活下去,如今的辽东,不但冷,粮食产量也低,还有死于勐兽嘴里的,平均年龄三十,可见生活环境有多差。
其实大部分人,生活条件都差,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忙碌一年,也未必能取得温饱,这还是一天两顿,加上野菜的结果。
很多人对李世民感恩戴德,还是真心实意的,这让李世民开心得很,等到快要入冬的时候,才带着二十多万百姓回关中。这些百姓,全是关外的部落。
高句丽撤离了一部分人口,不过被大唐占领的那些,就属于大唐了,这又有近十万人,至于矿区,挖矿的主力还是岛上的那些矮子,还有南洋运送回来的土族。
「新年新气象,从今往后,小朝会大家就坐下来商讨。」大兴宫内,李世民龙行虎步的走到龙椅前方,大手左右一指,朗声说道。
群臣这才明白,为何今日大兴宫多了三排桌椅。
「诸公!请!」通事舍人上前,引导着群臣进入自己的位置。
席地而坐一直是人们的习惯,随着胡凳兴起,许多人在家里,都使用胡凳,而这也是王牧和黄家的家具,为何能够快速的被人接受原因之一,不过作为朝会的场所,碍于规矩,一直未曾改变,毕竟有一些朝臣,把规矩礼仪,看得比命还重。
跪坐当然没有带扶手的椅子舒服,所以没人反对,高高兴兴的坐下,即便有人想反对,见到这种情境,也理智的闭上了嘴巴,毕竟一群大老都没有发言。尤其这次李世民携大胜之威而回,又是新年朝会,去触霉头的只能是脑残。
「陛下,这些部落,迁到关中,是否有些不妥,一但生事,容易引起大的混乱。」落座以后,长孙无忌起身,捧着玉质笏板,担忧的说道。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如果在关中都能生出乱子,只能说明官吏不作为。」李世民霸气的说道。
「陛下英明!」孔颐达拱手行礼道,儒家一向主张教化夷狄,在他看来,这么多夷狄愿意迁入中原,就是文教兴盛的表现。
「二十多万人,在关中并无太大影响,毕竟分散在各地,不过对于地方官吏,臣建议还是提醒一下,不要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引起冲突。」房玄龄说道。
「爱卿言之有理,中书省行文,严厉督促地方官员,组织人手,安抚好百姓,同时教导中原的语言,礼仪。」李世民说道。
「臣遵旨!」
「陛下,平原王高建武派使者前来求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鸿胪寺卿唐俭询问道。
「因何事求援?」李世民隐约有了猜测,带着兴奋的神色问道。
「新罗与百济,不约而同的出兵攻打高句丽,高建武不敌,特遣使者前来求援。」唐俭回答道。
「唉!我们大军已经撤回,再说如今天寒地冻的,无法行军,朕也只有爱莫能助了。
传信高建武,让他尽力抵挡,朕会派人前去新罗,百济劝说。」李世民心里一喜,嘴角上扬,假惺惺的说道。
这事本来就在他们预计之中,也是他们商议之后,放出消息,不会干涉三个国家的行动,不然新罗与百济,未必敢趁火打劫。
「臣以为,平原王定能理解陛下的难处。」唐俭微笑着说道。作为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他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应对,只不过这事要李世民首肯,同时在朝会上走一个过程。
高句丽的事情,提了一下,就没有再议,反正大唐是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而且是包围在笼子里的几只老虎,没有了多大的威胁性,以后想吃肉了,弄出来杀掉就是了。
等到李世民等人商议了完地方事务之后,王平起身说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事上奏。」
王平在李世民这里,存在感并不高,因为他只是中书省散骑常侍之一。这个官在隋唐以前,还比较好,是皇帝的侍从,有文有武,不过到隋朝的时候,就成了散官,从七品到五品,阶位不等。
王平是从五品的散骑常侍,平时就跟在房玄龄,杜如晦身边打打下手,这也是王牧的请求,算是锻炼儿子。
见到王平,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后好奇的问道:「王爱卿请讲。」
他知道王平要上奏的事情,肯定和王牧有关。
「启奏陛下,有强敌攻打遮娄其国,南洋都护府有管理之责,因此出兵帕拉瓦国,以帮其牵制一部分压力。历经数月,南洋都护府攻下科佛里四城,拓土千里,得人口近四十万,这是奏折与战报,请陛下过目。」王平恭敬的说道,说完双手捧出一卷卷轴,向前一递。
一般人的奏折,当然不能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甚至不能越过上官,都会经过中书省审核,然后才送到李世民前。不过都护府不一样,直属皇帝管理,所以王平这没有错。
李世民眨眨眼睛,直到内侍把奏折递到面前,他才回过神来,他脑子里只有那一句,拓土千里,人口四十万。
李世民有些兴奋的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看完王牧上奏的事情经过,他高兴的心情,又变得有些郁闷起来。
自己这里刚刚把高句丽打得喊爸爸,你又在海外搞出差不多的战果,这不是和朕过意不去吗?
「读给诸位爱卿听一下。」李世民把奏折递给身边内侍。
内侍恭敬的接过,抑扬顿挫的读了起来。
「没关系,朕找到了足够大唐使用千年的铁矿。」李世民暗自想道,他直接忽略了,这铁矿还是王牧提醒的。
「恭喜陛下!南洋都护府又为大唐,增添千里沃土。」杜如晦朗声说道。
「嗯,这是大喜事,朕很高兴,今日设宴,朕与诸卿同乐!」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臣遵旨!」
「王爱卿,你父可还有话要带给朕的?」李世民问道。
「微臣并没有接到家父要传递的话,想必进言都在奏折之中。」王平微微躬身回答道。
「如此就散了吧!」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群臣散去,李世民又把房杜和长孙无忌,马周,褚遂良等十来人,叫到了御书房。
「诸位爱卿,南洋都护府拓土千里,王牧上奏,让朕派人去管理,你们觉得应该派谁前去啊?」李世民问道。
「陛下,这应该属于南洋都护府的职责吧?」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思索片刻说道。
一般来说,都护府监管所属辖区的小国,部落,虽然有主动出兵的权利,不过都护府很少直接打下大片土地;就算打下来,基本上都是还给所属国度,毕竟都护府出兵,都是帮助友好的小国,他们被其他人欺负,都护府才会调停,战争只有在所属小国被欺负惨了之后,才会发生。
王牧直接拿到大片平原,还有四座城池,千里沃土,虽然说应该由都督府管理,他请李世民派人去管理,也存了一点试探的想法。
长孙无忌这样问,他也是想看李世民心里怎么想的,那么大的地盘,数量巨大的人口,南洋都督府的实力就太强大了,这是长孙无忌不愿意看到的。
李世民也很为难,说实在的,他心里还是有些犯滴咕,不派人去不好,派人前去也不好。
「陛下,臣以为,虽然有千里沃土,还有城池,不过是刚刚占领,没有必要另行选择官员前去管理。」杜如晦说道。
李世民心里一动,他听出了杜如晦话里另外一层意思,四城不过是刚刚占领,就算派人去接手,最好也等一两年,看情况再做决定。
想到王牧把好东西都送给自己,李世民一下子就放心了。
「嗯!就让王牧自己安排吧。」李世民没有过多纠结,也是他想起,王牧搞地方政务很优秀,任何人去,都未必比王牧做得更好。
「诸位爱卿,越王泰业已成年,朕想让他前去南洋之官如何?」李世民心里一动,开口问道。
「臣附议!」长孙无忌立即拱手说道。
李世民对于李泰很是宠爱,贞观二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达22州!
贞观五年,李泰在任扬州大都督的同时,又兼领了左武候大将军一职,却并不之官。
贞观六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仍旧并不之官。
贞观八年,兼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
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辖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李世民对于李泰的宠爱,有目共睹,如今李泰已经虚岁十七,还一直呆在长安,长孙无忌担心他对太子之位形成威胁,所以能够让李泰去地方之上,他是举双手双脚的赞同。
虽然说李泰也是他的亲外甥,不过长孙无忌担心将来再次出现皇位争斗,万一再让其他人捡便宜,那就不好了,所以最好就是让李承乾地位增添。
这两年李世民外出两次,李承乾监国,做得都还不错,至少没人挑问题,长孙无忌也很是满意。
「臣赞同!」房玄龄等人同时起身拱手说道。
作为帝国核心,他们也希望帝国稳固,对于李世民溺爱儿子,有些看不过去。
为您提供大神五叔在此的《大唐称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319章贞观十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