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弹劾的赵振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北宋大表哥最新章节!
“医学院不如就交给我来打理,至于武学那边,这几年已经走上正轨,平时我经常十天半月还不去一趟,所以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打理。”李璋这时这时毛遂自荐的道,他本来就是半个医生,而且又想把后世的医学理念引入到现在的中医体系中,所以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人能担当这个重任。
听到李璋愿意亲自打理医学院,赵祯也十分高兴,但是当听到李璋要把武学的事放下,这让赵祯又有些发愁的道:“表哥你去医学院我求之不得,可是武学也没必要放任不管吧,现在曹老将军不能管事,武学可全都靠你撑着,如果你走了,我实在想不出来有谁能接手。”
“当然是你啊,武学从建立之初就应该由皇帝来兼任山长一职,只是当时情况特殊,所以才暂时由曹老将军担任,现在刚好由陛下兼任山长一职,另外再从朝中的老将中挑选出一个得力之人担任校监就行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道。
“我?我哪有时间管武学的事?”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苦着脸道,他每天光是处理奏折就要花费大半的时间,哪怕李璋经常劝他放权,但他依然是有些不放心,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自处理。
“没让你亲自去管武学,但你也想清楚,武学可是为军队培养将领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中武学出身的将领会越来越多,日后很可能全国的军中将领都是武学出身,而他们都出自武学门下,所以山长这个职位可是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你确定会放心的交给别人?”李璋这时再次笑呵呵的反问道。
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也忽然想起来,当初武学建立之初,李璋就曾经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只是当时自己一来年轻,二来也没有掌权,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仔细的想一想,武学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甚至如果日后军中将领都出自武学门下,那影响力就更恐怖了。
“我明白了,那就立下规矩,日后武学山长一职由皇帝兼任,所有将领都出自天子门下,虽然这不能完全确保他们的忠心,但也是个笼络人手的手段。”赵祯最后郑重的点了点头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赵祯又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可是表哥你不做校监了,那这个校监该由谁来做,交给其它人我也有些不放心啊?”
“陛下怎么忘了,不是有一个人正在被大臣们架在火堆上烤吗?”李璋这时忽然一笑道,他在决定辞掉武学的事情时,就想好了接任的人选。
“架在火堆上烤?”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先是一愣,随即这才反应过来,当下抚掌大笑道,“我知道了,赵振这个家伙已经几次上书请求调回京城,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赵振之前率兵大败党项,并且将李元昊逼到黑山,甚至逼得党项不得不与辽国翻脸,而现在宋军更是占据了党项原来的土地,也打通了与西域的通道,身为主将,赵振自然是居功至伟,甚至有人已经将他与曹玮相比了。
不过大宋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开疆拓土的将领了,从这方面为看的话,赵振的功劳甚至比曹玮还要大。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在大宋这种文官打压武将的风气下,所以自从赵振打败了党项后,朝堂上对他的弹劾就没有停过。
特别是最近李元昊同意与大宋议和,这让不少文臣都认为军中已经不再需要赵振,甚至放着赵振这种功高震主的将领,万一他造反怎么办?所以这段时间对赵振的弹劾也是如同雪片一般送到政事堂,最后出现在赵祯的案头上。
赵振也不傻,而且他有个儿子名叫赵珣,就在禁军中担任将领,所以赵振那边也早就接到风声,他倒是知道进退,数次上书请求调回京城,毕竟只要他回到京城,就没有人敢说他想造反了。
赵祯也觉得赵振十分合适,一来他是军中的老将,二来又立下灭党项之功,虽然李元昊还没有彻底剿灭,但其实军中已经不需要赵振再坐镇,事实上赵振的统兵能力并不拔尖,但胜在稳重,打仗时不冒进不贪功,所以之前大宋第一次对外用兵才选了他,现在也是他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武学的人选也确定了,赵祯终于放下心来,然后与李璋又商议了一下医学院的事,相比武学,医学院的重要性似乎要小得多,但却关系到民生,而且医学院的学生也不像武学那样,毕业后有明确的去处,太医局也要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这些也都需要提前考虑好。
其实李璋之所以先建立医学院,除了有张皇后这个事情对赵祯的刺激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宋对医学还是十分支持的,特别是科举中还设有医科,所以医术学得好也能做官,比如太医局就是专门的医官选拔制度,甚至太医局本身就是个医学教育机构,只是太医局的教育规模太小,而且教学也十分保守,根本达不到李璋的要求,所以他才建立另立医学院。
对于医学院学生日后的去处,李璋也做了一个清楚的规划,太医局培训的大夫主要用于补充自身之用,而太医局也主要为皇家和大臣服务,有时地方发生疫情时,也会从太医局派遣良医去地方,但那些都是临时性的,相比之下,地方的医疗条件十分恶劣,特别是南方偏远地区,有些地方的人生病后,只能向巫医求救,根本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医疗水平低下也是古代人寿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李璋对医学院学生的规划并不仅仅用来补充太医局,而是想要建立一个由朝廷主管的全国医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由朝廷授予正式的医官职位,然后像普通官员一样派遣到地方,设立官方的医院,为地方提供医疗服务,有点像后世的公立医院,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于李璋的这个想法,赵祯也十分的赞同,事实上李璋的想法并新鲜,只要再等几十年,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登基后,大宋也会设立医学,并且在地方设立惠民局,同样带有一些医疗性质的服务。
商议完医学院的事后,李璋想了想再次总结道:“其实也不瞒陛下,医学院只是一个试点。”
“试点?”赵祯对李璋口中的新名词早就见怪不怪,这时也好奇的追问道。
“不错,昨天我去火器监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那就是技术的传承,相比之下,医学的传承还是不错的,至少有太医局这样的衙门能够传授医学,但火器监的那些与火器相关的技艺却只能靠师傅与徒弟口口相传,手把手的教,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遗漏,所以我觉得火器监也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把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李璋这时开口解释道。
赵祯与李璋一起长大,两人间的默契也无人能比,李璋的这些话别人可能无法理解,但他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即也点头赞同道:“表哥你说的不错,这点倒是我疏忽了,有了武学这个先例,已经证明学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火器监,另外还有将作监、都水监等等,这些应该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学校。”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饭要一口口吃,陛下万不可操之过急,现在先设立一所容易一些的医学院做试点,如果效果良好的话,再推广到其它行业也不迟。”李璋当即赞同道,顺便还劝赵祯不要着急,毕竟他了解赵祯的性格,有时还是有些太急躁。
“朕明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我将吕相他们找来商议一下医学院的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赵祯当即点头笑道,今日与李璋的谈话也为他指明了一条施政方面的道路,这让他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所以心情也好了起来。
“对了,听说表哥你要纳妾了?”赵祯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嘻嘻的向李璋问道。
“你怎么也知道这件事?”李璋这时也惊讶的看着赵祯道,毕竟赵祯平时那么忙,又不能出宫,纳妾又是自己的家事,所以李璋也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件事,青织总不会也给赵祯送了请帖吧?
“狸儿进宫和我说的,而且我还知道你纳的是那个辽国逃跑的公主,听说她早就喜欢你,而且上次你出使辽国时,她还写信给她的弟弟帮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女子也的确不多见,表哥你可莫要辜负了美人恩啊。”赵祯这时哈哈一笑道。
狸儿难得进宫,每次进宫都会和他聊一些宫外的趣事,也算是为他解闷了,只是如果赵祯知道李璋和妙元之间的事,不知道他是否还能笑的出来?
“医学院不如就交给我来打理,至于武学那边,这几年已经走上正轨,平时我经常十天半月还不去一趟,所以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打理。”李璋这时这时毛遂自荐的道,他本来就是半个医生,而且又想把后世的医学理念引入到现在的中医体系中,所以除了他之外,还真没有人能担当这个重任。
听到李璋愿意亲自打理医学院,赵祯也十分高兴,但是当听到李璋要把武学的事放下,这让赵祯又有些发愁的道:“表哥你去医学院我求之不得,可是武学也没必要放任不管吧,现在曹老将军不能管事,武学可全都靠你撑着,如果你走了,我实在想不出来有谁能接手。”
“当然是你啊,武学从建立之初就应该由皇帝来兼任山长一职,只是当时情况特殊,所以才暂时由曹老将军担任,现在刚好由陛下兼任山长一职,另外再从朝中的老将中挑选出一个得力之人担任校监就行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道。
“我?我哪有时间管武学的事?”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是苦着脸道,他每天光是处理奏折就要花费大半的时间,哪怕李璋经常劝他放权,但他依然是有些不放心,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自处理。
“没让你亲自去管武学,但你也想清楚,武学可是为军队培养将领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中武学出身的将领会越来越多,日后很可能全国的军中将领都是武学出身,而他们都出自武学门下,所以山长这个职位可是有着巨大的号召力,你确定会放心的交给别人?”李璋这时再次笑呵呵的反问道。
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也忽然想起来,当初武学建立之初,李璋就曾经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只是当时自己一来年轻,二来也没有掌权,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仔细的想一想,武学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甚至如果日后军中将领都出自武学门下,那影响力就更恐怖了。
“我明白了,那就立下规矩,日后武学山长一职由皇帝兼任,所有将领都出自天子门下,虽然这不能完全确保他们的忠心,但也是个笼络人手的手段。”赵祯最后郑重的点了点头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赵祯又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可是表哥你不做校监了,那这个校监该由谁来做,交给其它人我也有些不放心啊?”
“陛下怎么忘了,不是有一个人正在被大臣们架在火堆上烤吗?”李璋这时忽然一笑道,他在决定辞掉武学的事情时,就想好了接任的人选。
“架在火堆上烤?”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先是一愣,随即这才反应过来,当下抚掌大笑道,“我知道了,赵振这个家伙已经几次上书请求调回京城,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赵振之前率兵大败党项,并且将李元昊逼到黑山,甚至逼得党项不得不与辽国翻脸,而现在宋军更是占据了党项原来的土地,也打通了与西域的通道,身为主将,赵振自然是居功至伟,甚至有人已经将他与曹玮相比了。
不过大宋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开疆拓土的将领了,从这方面为看的话,赵振的功劳甚至比曹玮还要大。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在大宋这种文官打压武将的风气下,所以自从赵振打败了党项后,朝堂上对他的弹劾就没有停过。
特别是最近李元昊同意与大宋议和,这让不少文臣都认为军中已经不再需要赵振,甚至放着赵振这种功高震主的将领,万一他造反怎么办?所以这段时间对赵振的弹劾也是如同雪片一般送到政事堂,最后出现在赵祯的案头上。
赵振也不傻,而且他有个儿子名叫赵珣,就在禁军中担任将领,所以赵振那边也早就接到风声,他倒是知道进退,数次上书请求调回京城,毕竟只要他回到京城,就没有人敢说他想造反了。
赵祯也觉得赵振十分合适,一来他是军中的老将,二来又立下灭党项之功,虽然李元昊还没有彻底剿灭,但其实军中已经不需要赵振再坐镇,事实上赵振的统兵能力并不拔尖,但胜在稳重,打仗时不冒进不贪功,所以之前大宋第一次对外用兵才选了他,现在也是他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武学的人选也确定了,赵祯终于放下心来,然后与李璋又商议了一下医学院的事,相比武学,医学院的重要性似乎要小得多,但却关系到民生,而且医学院的学生也不像武学那样,毕业后有明确的去处,太医局也要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这些也都需要提前考虑好。
其实李璋之所以先建立医学院,除了有张皇后这个事情对赵祯的刺激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宋对医学还是十分支持的,特别是科举中还设有医科,所以医术学得好也能做官,比如太医局就是专门的医官选拔制度,甚至太医局本身就是个医学教育机构,只是太医局的教育规模太小,而且教学也十分保守,根本达不到李璋的要求,所以他才建立另立医学院。
对于医学院学生日后的去处,李璋也做了一个清楚的规划,太医局培训的大夫主要用于补充自身之用,而太医局也主要为皇家和大臣服务,有时地方发生疫情时,也会从太医局派遣良医去地方,但那些都是临时性的,相比之下,地方的医疗条件十分恶劣,特别是南方偏远地区,有些地方的人生病后,只能向巫医求救,根本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医疗水平低下也是古代人寿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李璋对医学院学生的规划并不仅仅用来补充太医局,而是想要建立一个由朝廷主管的全国医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由朝廷授予正式的医官职位,然后像普通官员一样派遣到地方,设立官方的医院,为地方提供医疗服务,有点像后世的公立医院,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对于李璋的这个想法,赵祯也十分的赞同,事实上李璋的想法并新鲜,只要再等几十年,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登基后,大宋也会设立医学,并且在地方设立惠民局,同样带有一些医疗性质的服务。
商议完医学院的事后,李璋想了想再次总结道:“其实也不瞒陛下,医学院只是一个试点。”
“试点?”赵祯对李璋口中的新名词早就见怪不怪,这时也好奇的追问道。
“不错,昨天我去火器监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那就是技术的传承,相比之下,医学的传承还是不错的,至少有太医局这样的衙门能够传授医学,但火器监的那些与火器相关的技艺却只能靠师傅与徒弟口口相传,手把手的教,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遗漏,所以我觉得火器监也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把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李璋这时开口解释道。
赵祯与李璋一起长大,两人间的默契也无人能比,李璋的这些话别人可能无法理解,但他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即也点头赞同道:“表哥你说的不错,这点倒是我疏忽了,有了武学这个先例,已经证明学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火器监,另外还有将作监、都水监等等,这些应该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学校。”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饭要一口口吃,陛下万不可操之过急,现在先设立一所容易一些的医学院做试点,如果效果良好的话,再推广到其它行业也不迟。”李璋当即赞同道,顺便还劝赵祯不要着急,毕竟他了解赵祯的性格,有时还是有些太急躁。
“朕明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我将吕相他们找来商议一下医学院的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赵祯当即点头笑道,今日与李璋的谈话也为他指明了一条施政方面的道路,这让他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所以心情也好了起来。
“对了,听说表哥你要纳妾了?”赵祯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笑嘻嘻的向李璋问道。
“你怎么也知道这件事?”李璋这时也惊讶的看着赵祯道,毕竟赵祯平时那么忙,又不能出宫,纳妾又是自己的家事,所以李璋也没想到他会知道这件事,青织总不会也给赵祯送了请帖吧?
“狸儿进宫和我说的,而且我还知道你纳的是那个辽国逃跑的公主,听说她早就喜欢你,而且上次你出使辽国时,她还写信给她的弟弟帮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女子也的确不多见,表哥你可莫要辜负了美人恩啊。”赵祯这时哈哈一笑道。
狸儿难得进宫,每次进宫都会和他聊一些宫外的趣事,也算是为他解闷了,只是如果赵祯知道李璋和妙元之间的事,不知道他是否还能笑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