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庄子的应帝王并非无为而治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庄子的故事最新章节!
正如前面所述,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果然是写“帝王之治”的。
不过!并不仅仅讲帝王之治,还讲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与人民自治两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成为“天下之治”了。这也是庄子这篇《应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国呢?
应该说!道家认为帝王如何治国呢?
看了好多解读的文章,大多数解读者的结果是:无为而治。
其实并不然!道家或者说庄子并不仅仅是讲无为而治的。认为无为而治,是因为解读者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一知半解,知表不知里。
无为而治只是解读者根据文字的表述而认为的,却并没有读懂表述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应帝王》篇里列子的师父说列子的那样:“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我教你了,可你并没有听懂。就跟“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一样。有雌无雄,我(雌)教你再多你(无雄)却没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无用的,哪里有“卵”焉!
还是那句话,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你就无法读懂老庄。
在《应帝王》篇里,庄子还是循环渐进地讲的,一步一步来讲的。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见太深的人,才这样不厌其烦,重复地讲。
在《应帝王》篇的第一个故事里,庄子就举了两个事例,方便我们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两人都是古代帝王,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这个解读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多少次了。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庄子还是重复再讲一遍。
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为!两人的境界不同,一个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来看待、处理人间世事的。虽然也能够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可毕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彻底根治。
要想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就必须根治,就必须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何根治呢?
那就要采取伏羲氏的方法,站在道的高度上来治理社会。
舜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的,而伏羲氏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的,两者境界差距大了。
站在人与社会的范畴、高度上,人的境界就低,就只能看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站在道的高度上,人不只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人还是天地间的一分子。人与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
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上,我们的境界就低,我们就会争名夺利,争生存,争一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是糊涂人生。不仅仅是糊涂人生,还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而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我们的境界就高了。我们就会淡泊名利,不再追求身外之外。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会很理智地生活,不折腾。
说白了,人是要死的,你争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白驹过隙,生命过客。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这么说吧!人类历史记住了几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来过?到底记住了几人?你说你?你争什么呢?不会超过五代,你的后代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这样说吧!你家五代以上的祖坟你都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了,更别说他们曾经对你有过什么恩德了。你说?你争什么?你的后代一样会把你忘记,更别说别人了。别人可能在你死后十年,就彻底地把你忘记了。甚至!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曾记得有你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道家的“帝王之治”就出来了。
那么!道家的“帝王之治”是如何治世的呢?
其实!不用说了,已经说出来了。可是!就是有人理解能力差、有人成见太深,让你不得不更直白的说出来。
道家的“帝王之治”就是:教导世人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
也就是要让世人重新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人生观错误了,境界低了,只会沉溺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不能自拔,无法解脱自己。
《应帝王》中的第二个故事,也是讲“帝王之治”的。
从理论上来讲,社会是需要治的。但是!关键是如何治?
第二个故事,也是让许多解读者误解的,并以第二个故事来作为证据,证明庄子哲学思想是“无为而治”。
其实!庄子是在讲,社会如何治。而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就第二个故事来讲,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社会需要制定律法来约束世人的行为吗?
第二个故事中说:“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
鸟儿尚且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老鼠尚且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中,以便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
难道世人竟然连这两种小动物都不如?都不知道如何规避灾难,还要你去为他们设置律法,规范他们的行为?
关键是你的方法不对,而不是不需要治理,这个社会是需要帝王来治理的,但是!必须对方法。“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设置律法规范社会行为,那是治表面,而不是根治。治理人类社会是需要根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制定律法是不能根治人类社会问题的。
接下来第三个故事,就写“请问为天下”了。
到底怎么治理天下呢?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这句话是承接上面的故事而来,不要教条这句话的本身意义。古代人惜墨如金,或者说文笔就这风格,你必须承接上面谈的话题,连贯起来理解。
上面第一个故事说了,要让世人建立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三观正确了,社会基本上无须大治了。因为!世人比那两种小动物强。那两个小动物都知道如何规避灾难,难道世人还要我们去教他们如何规避灾难吗?
所以!天下无大事,作为帝王也就轻松多了,就可以逍遥游了。作为帝王,人民自治了,你只要把持大纲就行了,你制定好宪法大纲,具体实施细则就由人民自治去就行了。
如果你认为把律法制定得越完善越好,其实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世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优越于他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超越律法的束缚。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然后!形成一种循环模式,管理者不断完善、细化律法。而世人为了自由地生存,就会不断地寻找律法的漏洞。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其实!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而是世人的人生观错误了。治理社会没有那么复杂,你给世人洗脑就行了。纠正他们错误地人生观,然后!社会不治而治。这样地治理,才是真正地无为而治。
第四个故事也是讲“帝王之治”的。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一段话从表面上讲,又好像在讲“无为而治”。其实不然!这个“无为而治”是在你有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基础上的。你没有改变过去的观念、成见,你仍然拘泥于“人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范畴上,你就会认为是“无为而治”。
你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你就不会认为这是“无为而治”,而是根治!
你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范畴上面,你只会永远沉溺于人事当中,不能自拔。你的境界就低,永远只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小事所困扰。
境界小,一个人的肚量绝对小。境界大,一个人的肚量就大。就那么回事!
你要站在道的高度上,认为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死后又回归于道,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你就会淡泊人生,淡泊很多事的。
本来就是那么回事,人都是要死的,人生就几十年光阴,为何不让自己轻松一些、快乐一些呢?是不是?你说你争什么争呢?人类历史是不是记住你的,你的后代也一样不会记得你的,是不是?何必执着而苦了自己呢?
正如前面所述,庄子内篇最后一篇《应帝王》果然是写“帝王之治”的。
不过!并不仅仅讲帝王之治,还讲了人民自治。
把帝王之治与人民自治两个部分综合起来,就成为“天下之治”了。这也是庄子这篇《应帝王》的主旨:天下治才是大治。
帝王如何治国呢?
应该说!道家认为帝王如何治国呢?
看了好多解读的文章,大多数解读者的结果是:无为而治。
其实并不然!道家或者说庄子并不仅仅是讲无为而治的。认为无为而治,是因为解读者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一知半解,知表不知里。
无为而治只是解读者根据文字的表述而认为的,却并没有读懂表述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应帝王》篇里列子的师父说列子的那样:“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我教你了,可你并没有听懂。就跟“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一样。有雌无雄,我(雌)教你再多你(无雄)却没有理解,有再多地雌也是无用的,哪里有“卵”焉!
还是那句话,没有读懂道家的道、庄子的道,你就无法读懂老庄。
在《应帝王》篇里,庄子还是循环渐进地讲的,一步一步来讲的。可能还是考虑到了某些理解能力差的人,和那些成见太深的人,才这样不厌其烦,重复地讲。
在《应帝王》篇的第一个故事里,庄子就举了两个事例,方便我们理解。
“有虞氏不及泰氏”,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虞氏是指舜,泰氏是指伏羲氏。两人都是古代帝王,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注意了!这个解读在前面已经解读过多少次了。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庄子还是重复再讲一遍。
为什么舜比不上伏羲氏呢?
因为!两人的境界不同,一个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来看待、处理人间世事的。虽然也能够把社会治理得很好,可毕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彻底根治。
要想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就必须根治,就必须找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何根治呢?
那就要采取伏羲氏的方法,站在道的高度上来治理社会。
舜是站在人与社会这个范畴、高度上的,而伏羲氏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的,两者境界差距大了。
站在人与社会的范畴、高度上,人的境界就低,就只能看到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站在道的高度上,人不只是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人还是天地间的一分子。人与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
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上,我们的境界就低,我们就会争名夺利,争生存,争一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是糊涂人生。不仅仅是糊涂人生,还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而我们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问题,我们的境界就高了。我们就会淡泊名利,不再追求身外之外。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天地,人与万物是兄弟姐妹,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们会很理智地生活,不折腾。
说白了,人是要死的,你争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白驹过隙,生命过客。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这么说吧!人类历史记住了几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来过?到底记住了几人?你说你?你争什么呢?不会超过五代,你的后代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这样说吧!你家五代以上的祖坟你都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了,更别说他们曾经对你有过什么恩德了。你说?你争什么?你的后代一样会把你忘记,更别说别人了。别人可能在你死后十年,就彻底地把你忘记了。甚至!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曾记得有你这么一号人物。
因此!道家的“帝王之治”就出来了。
那么!道家的“帝王之治”是如何治世的呢?
其实!不用说了,已经说出来了。可是!就是有人理解能力差、有人成见太深,让你不得不更直白的说出来。
道家的“帝王之治”就是:教导世人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
也就是要让世人重新建立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人生观错误了,境界低了,只会沉溺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不能自拔,无法解脱自己。
《应帝王》中的第二个故事,也是讲“帝王之治”的。
从理论上来讲,社会是需要治的。但是!关键是如何治?
第二个故事,也是让许多解读者误解的,并以第二个故事来作为证据,证明庄子哲学思想是“无为而治”。
其实!庄子是在讲,社会如何治。而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就第二个故事来讲,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社会需要制定律法来约束世人的行为吗?
第二个故事中说:“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
鸟儿尚且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老鼠尚且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中,以便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
难道世人竟然连这两种小动物都不如?都不知道如何规避灾难,还要你去为他们设置律法,规范他们的行为?
关键是你的方法不对,而不是不需要治理,这个社会是需要帝王来治理的,但是!必须对方法。“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设置律法规范社会行为,那是治表面,而不是根治。治理人类社会是需要根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制定律法是不能根治人类社会问题的。
接下来第三个故事,就写“请问为天下”了。
到底怎么治理天下呢?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这句话是承接上面的故事而来,不要教条这句话的本身意义。古代人惜墨如金,或者说文笔就这风格,你必须承接上面谈的话题,连贯起来理解。
上面第一个故事说了,要让世人建立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三观正确了,社会基本上无须大治了。因为!世人比那两种小动物强。那两个小动物都知道如何规避灾难,难道世人还要我们去教他们如何规避灾难吗?
所以!天下无大事,作为帝王也就轻松多了,就可以逍遥游了。作为帝王,人民自治了,你只要把持大纲就行了,你制定好宪法大纲,具体实施细则就由人民自治去就行了。
如果你认为把律法制定得越完善越好,其实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世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优越于他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超越律法的束缚。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然后!形成一种循环模式,管理者不断完善、细化律法。而世人为了自由地生存,就会不断地寻找律法的漏洞。结果!老实人受律法制约,处处受制,寸步难行。长期这样下去,社会不混乱才怪?
其实!社会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而是世人的人生观错误了。治理社会没有那么复杂,你给世人洗脑就行了。纠正他们错误地人生观,然后!社会不治而治。这样地治理,才是真正地无为而治。
第四个故事也是讲“帝王之治”的。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这一段话从表面上讲,又好像在讲“无为而治”。其实不然!这个“无为而治”是在你有另外一种人生观的基础上的。你没有改变过去的观念、成见,你仍然拘泥于“人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范畴上,你就会认为是“无为而治”。
你站在道的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你就不会认为这是“无为而治”,而是根治!
你站在人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范畴上面,你只会永远沉溺于人事当中,不能自拔。你的境界就低,永远只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被小事所困扰。
境界小,一个人的肚量绝对小。境界大,一个人的肚量就大。就那么回事!
你要站在道的高度上,认为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死后又回归于道,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你就会淡泊人生,淡泊很多事的。
本来就是那么回事,人都是要死的,人生就几十年光阴,为何不让自己轻松一些、快乐一些呢?是不是?你说你争什么争呢?人类历史是不是记住你的,你的后代也一样不会记得你的,是不是?何必执着而苦了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