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苏致远的为官之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改写唐朝历史最新章节!
赵忠平最后还是递上了辞呈,把银子如数递到了县衙。
如今王常和赵忠平的事情都算是完了,可是关在大牢里的贺新却还没有被抄家,本来家里也没剩下什么,财产全都转移了。
不过苏致远并没有着急着去审问贺新,而是带着唐思雨等人继续了解民众的生活情况,因为不了解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父母官该做的事情。
在苏致远看来,为官者不能总是在朝堂之上,得深入民间才行。
于是苏致远带着几人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小山上,眺望四方。
虽然现在天气转冷,不过几人穿的都很厚,一路走来,到处都是村民在外面收拾柴火的情景,都是在为过冬做准备。
离开了现代,失去了太多的东西,不过这个古代的人也不见得就比现代的人过的差,起码苏致远知道这边的人休妻的少,而且这边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后来那么夸张,现在正是大唐最为富裕的时刻,往往人们忙完了自己的事情还有半天的时间自己支配,并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的还能去青楼,有的去赌场,有的去妓院,有的去酒馆听书,或者看杂耍,娱乐生活相当的充足。
苏某人逛了一圈坐在小山上,还能看到村落里冒出来的袅袅炊烟,远远望去,看不到临安的边界,而这么大的地盘,自己就是地主,苏致远一副我要舍己为人民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自上往下看去,近处的几户人家院子里看的清清楚楚。村民在村口闲聊,有的还在下棋,老人逗弄着孙子,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苏县令,你不是要体察民情吗?难道你就这样体察民情?”唐思雨也是第一次当县丞,她也不知道是先处理衙门的事情好,还是先去各个村庄转悠一下把乡贤认识一下好,索性就跟着苏致远一路走。
“衙门的事情并不多,还不如出来走走,你是县丞,起码这样更能全面的了解到临安到底发展的如何。你看,他们过得多愉快!”
“可是我们不是要深入民间吗?为啥要在这小山啊?”
“站得高看得远啊!”
唐思雨脸上的表情逐渐消失:“那你自己看吧,我要回去了!”
小菊也往下走,苏致远只好跟着下来,毕竟高处不胜寒,冷风吹来,确实没有火,有点受不了。
“无双姐这两天就过来,你准备一下。”小菊提醒道。
“陆无双?她过来干什么?我准备,准备什么?”
“无双姐过来干什么我不知道,你只要招待好无双姐就可以了。”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苏致远都差点忘了小菊是因为陆无双而来的了,不过陆无双一直也没有做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虽然小菊被派了过来,却保护过他几次,他开始对陆无双的恶感也消失了。
而小菊因为王常被苏致远枪杀变得比以往沉默了许多,这个事情她也告诉了陆无双,陆无双这才打算过来看看。
在陆无双看来,苏致远可是日后重要的棋子,可是现在他有如此厉害的暗器,那就相当于有一个绝世高手时刻在身边一样,她答应了范超,不容有失,苏致远她要牢牢控制在手里。
......
唐思雨虽然也跟着姚崇学习为官之道,可是官场肮脏的一面,她知道的却不多,并没有任何治理经验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苏致远也是不懂,可是他却知道如何经商,如何做有利于民的事情,这就是区别。
刚才在山上往下看,这临安的柴火其实已经没多少了,有钱的人家烧木炭,没有木炭的烧柴火,柴火集市上也有卖的,价钱都是几文钱。
下来之后一路问了几户人家,发现没有一家是烧木炭的,都是柴火,县城里木炭的生意还挺好,烧柴火的很少,这是两个极端。
“你看,你只有出来了解,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才能解决,若是我把临安百姓需要的炭火统一采购,岂不是能为百姓省不少钱?”
想起后来的集**暖,苏致远办不到这些,但是有些生活必需品统一采集确实能为百姓省不少钱,这是真的。
“你出来就想了这么个点子?”唐思雨想的还是让百姓努力耕作的事情,在她看来,能否富裕就是粮食多少的问题。
“能为百姓取得谋福利的事情就是好事,没有大小之分,有些事情统一管理起码也能避免奸商坑害百姓。要不等会回去这负责统一采购木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把木炭的价格压下来,各个村落乡贤的名单,你找无裳要,她有,衙役你随便使唤便是。”
从山上下来到了村镇的集市上,也是很热闹,把事情交代给了唐思雨之后,自己到了一边的看起杂耍来。
冬天还出来杂耍的那生活过得确实不如意,在乡镇上有钱人又少,得到的银子也少,不过跑江湖的人依旧十分卖力,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和几个铜板。
其实苏致远还有一个自己的构想没有说给众人,那就是自己另外经商,开商铺,做买卖,用自己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有了钱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不然即使是县令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也无能无力。
皇上也会为军饷发愁,也会为救灾发愁,这就是没有钱的后果。
一路上论起为官之道,唐思雨说的都是之乎者也的空谈国事,然而对于很多百姓的想法却一点都不懂,纵使姚崇在朝堂之上为唐玄宗提了很多的忠言良策,那也是多少年的执政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思雨,你师从姚崇大人,想必定是满腹经纶,为何不畅谈一番,好让我也能领悟些什么。”
唐思雨咳嗽了一下:“你这么说话,我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我跟随师傅在长安见过不少的名人大家,无一不是各个行业的翘楚,即便是工部那些官位极低的官员,师傅也一样重视,经常听取各种建议,尤其重视生产和工部发展的情况,六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他都熟络的很。”
苏致远暗赞一声,怪不得是唐朝四大贤相呢,人家身居高官而不自傲,注重生产和工部的发展,国家不强大才有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的。
“那你觉得,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应当如何让这小小的临安,成为杭州首富之地呢?”
“临安成首富?呵呵,阁下为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思雨只当是个笑话,可是苏致远确实这么想过,如果自己能通过临安证明自己,改变历史,那自己就能改变大唐,也许他苏某人也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想想就有莫名的激动。
杭州是一个富庶之地,临安只是下面的一个县城,想要成为杭州经济的中心,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苏致远自己的努力。
谈论为官之道,唐思雨总是兴致勃勃,几品几品的官职都是张嘴就来,说的像顺口溜一样,对于朝廷近些年下旨颁布的各种政策也是一点不含糊,可是真的到了县衙的时候,她才明白苏致远说的话有多大胆。
皇权不下县,县令县丞等就是最低的朝廷命官了,对于百姓来说,朝廷的意义就是分田地,收税,征兵,其他的概念说句实话很模糊的,毕竟是一家人的姓氏的朝代。
县令也不过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官员而已,对上面的义务是收税,对于底下的百姓是维护治安,处理一些杂事,完全没有现代那么多权力的感觉,要想带动百姓的经济发展,说实话,不够格,也没那个本事,毕竟颁布政策都是皇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苏致远就算身为县令也不能勉强百姓做一些事情,百姓可以不听他的,那他只能起个引导的作用,起码在经济发展这方面就是。
苏致远清楚的了解这些,所以他才要自己也经商来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可是他是朝廷命官,无法经商,所以从商之事要交给身边的人去做。
(未完待续)
赵忠平最后还是递上了辞呈,把银子如数递到了县衙。
如今王常和赵忠平的事情都算是完了,可是关在大牢里的贺新却还没有被抄家,本来家里也没剩下什么,财产全都转移了。
不过苏致远并没有着急着去审问贺新,而是带着唐思雨等人继续了解民众的生活情况,因为不了解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父母官该做的事情。
在苏致远看来,为官者不能总是在朝堂之上,得深入民间才行。
于是苏致远带着几人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小山上,眺望四方。
虽然现在天气转冷,不过几人穿的都很厚,一路走来,到处都是村民在外面收拾柴火的情景,都是在为过冬做准备。
离开了现代,失去了太多的东西,不过这个古代的人也不见得就比现代的人过的差,起码苏致远知道这边的人休妻的少,而且这边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后来那么夸张,现在正是大唐最为富裕的时刻,往往人们忙完了自己的事情还有半天的时间自己支配,并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的还能去青楼,有的去赌场,有的去妓院,有的去酒馆听书,或者看杂耍,娱乐生活相当的充足。
苏某人逛了一圈坐在小山上,还能看到村落里冒出来的袅袅炊烟,远远望去,看不到临安的边界,而这么大的地盘,自己就是地主,苏致远一副我要舍己为人民的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自上往下看去,近处的几户人家院子里看的清清楚楚。村民在村口闲聊,有的还在下棋,老人逗弄着孙子,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苏县令,你不是要体察民情吗?难道你就这样体察民情?”唐思雨也是第一次当县丞,她也不知道是先处理衙门的事情好,还是先去各个村庄转悠一下把乡贤认识一下好,索性就跟着苏致远一路走。
“衙门的事情并不多,还不如出来走走,你是县丞,起码这样更能全面的了解到临安到底发展的如何。你看,他们过得多愉快!”
“可是我们不是要深入民间吗?为啥要在这小山啊?”
“站得高看得远啊!”
唐思雨脸上的表情逐渐消失:“那你自己看吧,我要回去了!”
小菊也往下走,苏致远只好跟着下来,毕竟高处不胜寒,冷风吹来,确实没有火,有点受不了。
“无双姐这两天就过来,你准备一下。”小菊提醒道。
“陆无双?她过来干什么?我准备,准备什么?”
“无双姐过来干什么我不知道,你只要招待好无双姐就可以了。”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苏致远都差点忘了小菊是因为陆无双而来的了,不过陆无双一直也没有做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虽然小菊被派了过来,却保护过他几次,他开始对陆无双的恶感也消失了。
而小菊因为王常被苏致远枪杀变得比以往沉默了许多,这个事情她也告诉了陆无双,陆无双这才打算过来看看。
在陆无双看来,苏致远可是日后重要的棋子,可是现在他有如此厉害的暗器,那就相当于有一个绝世高手时刻在身边一样,她答应了范超,不容有失,苏致远她要牢牢控制在手里。
......
唐思雨虽然也跟着姚崇学习为官之道,可是官场肮脏的一面,她知道的却不多,并没有任何治理经验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苏致远也是不懂,可是他却知道如何经商,如何做有利于民的事情,这就是区别。
刚才在山上往下看,这临安的柴火其实已经没多少了,有钱的人家烧木炭,没有木炭的烧柴火,柴火集市上也有卖的,价钱都是几文钱。
下来之后一路问了几户人家,发现没有一家是烧木炭的,都是柴火,县城里木炭的生意还挺好,烧柴火的很少,这是两个极端。
“你看,你只有出来了解,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才能解决,若是我把临安百姓需要的炭火统一采购,岂不是能为百姓省不少钱?”
想起后来的集**暖,苏致远办不到这些,但是有些生活必需品统一采集确实能为百姓省不少钱,这是真的。
“你出来就想了这么个点子?”唐思雨想的还是让百姓努力耕作的事情,在她看来,能否富裕就是粮食多少的问题。
“能为百姓取得谋福利的事情就是好事,没有大小之分,有些事情统一管理起码也能避免奸商坑害百姓。要不等会回去这负责统一采购木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把木炭的价格压下来,各个村落乡贤的名单,你找无裳要,她有,衙役你随便使唤便是。”
从山上下来到了村镇的集市上,也是很热闹,把事情交代给了唐思雨之后,自己到了一边的看起杂耍来。
冬天还出来杂耍的那生活过得确实不如意,在乡镇上有钱人又少,得到的银子也少,不过跑江湖的人依旧十分卖力,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和几个铜板。
其实苏致远还有一个自己的构想没有说给众人,那就是自己另外经商,开商铺,做买卖,用自己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有了钱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不然即使是县令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也无能无力。
皇上也会为军饷发愁,也会为救灾发愁,这就是没有钱的后果。
一路上论起为官之道,唐思雨说的都是之乎者也的空谈国事,然而对于很多百姓的想法却一点都不懂,纵使姚崇在朝堂之上为唐玄宗提了很多的忠言良策,那也是多少年的执政经验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思雨,你师从姚崇大人,想必定是满腹经纶,为何不畅谈一番,好让我也能领悟些什么。”
唐思雨咳嗽了一下:“你这么说话,我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我跟随师傅在长安见过不少的名人大家,无一不是各个行业的翘楚,即便是工部那些官位极低的官员,师傅也一样重视,经常听取各种建议,尤其重视生产和工部发展的情况,六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他都熟络的很。”
苏致远暗赞一声,怪不得是唐朝四大贤相呢,人家身居高官而不自傲,注重生产和工部的发展,国家不强大才有问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的。
“那你觉得,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应当如何让这小小的临安,成为杭州首富之地呢?”
“临安成首富?呵呵,阁下为何不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思雨只当是个笑话,可是苏致远确实这么想过,如果自己能通过临安证明自己,改变历史,那自己就能改变大唐,也许他苏某人也会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想想就有莫名的激动。
杭州是一个富庶之地,临安只是下面的一个县城,想要成为杭州经济的中心,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苏致远自己的努力。
谈论为官之道,唐思雨总是兴致勃勃,几品几品的官职都是张嘴就来,说的像顺口溜一样,对于朝廷近些年下旨颁布的各种政策也是一点不含糊,可是真的到了县衙的时候,她才明白苏致远说的话有多大胆。
皇权不下县,县令县丞等就是最低的朝廷命官了,对于百姓来说,朝廷的意义就是分田地,收税,征兵,其他的概念说句实话很模糊的,毕竟是一家人的姓氏的朝代。
县令也不过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官员而已,对上面的义务是收税,对于底下的百姓是维护治安,处理一些杂事,完全没有现代那么多权力的感觉,要想带动百姓的经济发展,说实话,不够格,也没那个本事,毕竟颁布政策都是皇上的事情,很多时候苏致远就算身为县令也不能勉强百姓做一些事情,百姓可以不听他的,那他只能起个引导的作用,起码在经济发展这方面就是。
苏致远清楚的了解这些,所以他才要自己也经商来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可是他是朝廷命官,无法经商,所以从商之事要交给身边的人去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