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优抚汉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汉中王传最新章节!
第三百章 优抚汉中
刘征瞧见一对老夫妻艰难收割,于是上前询问,结果没想到却被老者一句话,说的愧疚不已!当场便跪在了老者跟前。
周群等人见状,赶紧想要山前扶起刘征,却被刘征一把推开。
“老伯之子曾是我手下将士,为刘征舍身以殉,我今在此一拜,理所应当!”刘征含泪说道。
老者也被刘征这突如其来的一跪给吓坏了!这可是汉王,当今天子之外,再无更贵者!现在却跪拜在自己身前,老者如何不惊?
况且这世道,当兵的抛尸在外本再正常不过,这天下有多少父母再见不到儿子,又有多少妻女见不到丈夫、父亲!
那么多身居高位的人,那么多穷兵黩武的枭雄,有谁会把这当一回事儿?
“汉王大礼,老汉我可受不起啊!若没有汉王收留,老汉一家早就死在南阳了!哪里还能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人终有已死,都是天命,老汉岂能怨恨汉王?汉王快快起来。”老者赶紧上前扶起了刘征。
刘征不是个无情的人,更没有那么麻木不仁,他知道一个青壮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仲直!”刘征对周群道。
周群立即上前答话道:“汉王是否要对已故将属有所优抚?”
刘征心中惊奇,自己才还没开口,想不到周群已经想到了自己所想。
刘征点点头说道:“当年我曾从汉中带出四万将士,这其中有三万家属都在汉中,但是我却没能将他们带回来。你给我拟一道檄文,遍示汉中乡县,具言罪己之意,以安众心。此外,即刻传我之命,令荀彧安排核查汉中故属,其家凡曾有随我出汉中者,免税赋三年,并发给抚恤钱,至于多少,由荀彧酌情而定。凡故属家中再无兄弟,仅余父母妻儿者,此优抚之策当倍行之!”
这个政策并非刘征一时心血来潮不假思索而出。若真的按四万户这样执行,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刘征心中有数,当年那四万兵马,只有三万出自汉中,这其中还有诸多流民绝户,只为参军填饱肚子的人。真正有家小在的,估计不过一二万户。
以汉中目前十余万户之数,此策虽然所费不少,但对汉中根基并无太大影响。且汉中府库尚有余粮二百万石,足支汉中兵马耗费。
所有人听到刘征这道命令,都很是欣喜,这对老夫妻听闻汉王这话,激动的赶紧跪拜谢恩,刘征只得赶紧上前扶起。
周群随身自带笔墨书简,当即便把刘征的话记了下来。
还没写完,刘征又对周群说道:“再加上一句!此策为今后定制!万世不易!”
“汉王德怀万民,仁播天下,周群感佩!”说罢于是又加上了这句。
总的来说汉代税赋在历朝之中,算是较轻的。汉初高祖定田亩十五税一,景帝半之,改为三十税一。至于后来,确有所加重。
汉代税赋主要为两部分,《汉书·食货志》载:“既收田租,又出口赋”,大致如此。
田租自然就是粮,口赋既“口钱”、“算赋”,简而言之便是人头税。高祖四年始为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商贾加倍,为二算。后来为了鼓励人口繁衍,“令民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
特殊时期,则又有不同,武帝为伐匈奴,又增加了口钱,口钱既是对十五至五十六以外的人征收的人头税,具体为“民三岁至十四岁,出口钱二十三”,大约为成年人的五分之一算。
很多人对这个钱的价值可能并不太了解,可以谷物价格来看。两汉五谷价格,大体上一石约在百钱左右。
最贱时为昭宣年间,“谷石五钱”,最贵时“米石至万钱”,这是连年饥荒战乱之时。其余时候大体维持在百千左右,数十则贱,百余则贵。据出土文物测量,汉石谷物约重今五十至六十斤。
张鲁治理汉中这几年,倒是风调雨顺,而且本来汉中也是西北小江南,且地形封闭,鲜少有水旱之灾,因而如今的汉中也算是民殷郡富,百姓的负担并不算重。
刘征这才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以慰藉对数万将士的愧疚之心。总的来说意义大于形式,刘征需要让汉中人都知道,自己心里是有黎民百姓的。
刘征请二老坐下休息,而令手下其他人都前来帮助二老收割稻谷。赵云曾在华阴无忧谷中做了几年农活,对这一块并不陌生,当即便挽起袖子带着人下了田地。
二老觉得不好意思,还想自己上手,刘征与周群力劝,这才安稳坐下。
“老伯家中田地有多少?”刘征关切的问道。
老者面带笑意的看着刘征回答道:“多亏了汉王照顾,当年老汉来到汉中,官府分了老汉一家百亩田地!良田薄田各足有五十亩。”
老者说起这事儿,人也显得兴奋起来,对于农户来说,没有比田地更重要的东西了,有了田地,便能够有收成,有了收成,才不至于挨饿,这便是农人心中最浅显,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汉亩非今亩,汉亩约为今亩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之间。汉代粮食产量虽不高,但五口之家,百亩亦足食。
刘征听到二老需要亲耕百亩之田,可以相见这得多辛苦,于是问道:“老伯年事已高,如何能耕百亩?”
老汉惋惜的回答道:“哪有力气耕作百亩田地啊,近些年来,年岁见长,早已不再耕种薄田,只留了眼前这五十亩良田,也盼有个好收成。”
“那薄田岂不荒废了?”刘征惊讶的问道。
当年自己下令全民垦荒,开出了田地数万顷,若真的被荒废了,那就可惜了!
老者既感恩又惋惜的说道:“如今汉中人人有田,户户有地,衣食丰足,那薄田费力却欠收,许多人早都不愿意耕种了。”
刘征不解的问道:“这薄田良田因何区分?”
老者耕作了一辈子,自然最是熟悉,于是为刘征解释道:“河水灌处,大多为良田,雨水灌处,则多薄田。”
古代耕作多用河水,凡是河水能灌溉到的地方,由河水带来的养分便能使田地变得肥沃,这便是古代田地肥料的基本来源。
第三百章 优抚汉中
刘征瞧见一对老夫妻艰难收割,于是上前询问,结果没想到却被老者一句话,说的愧疚不已!当场便跪在了老者跟前。
周群等人见状,赶紧想要山前扶起刘征,却被刘征一把推开。
“老伯之子曾是我手下将士,为刘征舍身以殉,我今在此一拜,理所应当!”刘征含泪说道。
老者也被刘征这突如其来的一跪给吓坏了!这可是汉王,当今天子之外,再无更贵者!现在却跪拜在自己身前,老者如何不惊?
况且这世道,当兵的抛尸在外本再正常不过,这天下有多少父母再见不到儿子,又有多少妻女见不到丈夫、父亲!
那么多身居高位的人,那么多穷兵黩武的枭雄,有谁会把这当一回事儿?
“汉王大礼,老汉我可受不起啊!若没有汉王收留,老汉一家早就死在南阳了!哪里还能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人终有已死,都是天命,老汉岂能怨恨汉王?汉王快快起来。”老者赶紧上前扶起了刘征。
刘征不是个无情的人,更没有那么麻木不仁,他知道一个青壮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仲直!”刘征对周群道。
周群立即上前答话道:“汉王是否要对已故将属有所优抚?”
刘征心中惊奇,自己才还没开口,想不到周群已经想到了自己所想。
刘征点点头说道:“当年我曾从汉中带出四万将士,这其中有三万家属都在汉中,但是我却没能将他们带回来。你给我拟一道檄文,遍示汉中乡县,具言罪己之意,以安众心。此外,即刻传我之命,令荀彧安排核查汉中故属,其家凡曾有随我出汉中者,免税赋三年,并发给抚恤钱,至于多少,由荀彧酌情而定。凡故属家中再无兄弟,仅余父母妻儿者,此优抚之策当倍行之!”
这个政策并非刘征一时心血来潮不假思索而出。若真的按四万户这样执行,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刘征心中有数,当年那四万兵马,只有三万出自汉中,这其中还有诸多流民绝户,只为参军填饱肚子的人。真正有家小在的,估计不过一二万户。
以汉中目前十余万户之数,此策虽然所费不少,但对汉中根基并无太大影响。且汉中府库尚有余粮二百万石,足支汉中兵马耗费。
所有人听到刘征这道命令,都很是欣喜,这对老夫妻听闻汉王这话,激动的赶紧跪拜谢恩,刘征只得赶紧上前扶起。
周群随身自带笔墨书简,当即便把刘征的话记了下来。
还没写完,刘征又对周群说道:“再加上一句!此策为今后定制!万世不易!”
“汉王德怀万民,仁播天下,周群感佩!”说罢于是又加上了这句。
总的来说汉代税赋在历朝之中,算是较轻的。汉初高祖定田亩十五税一,景帝半之,改为三十税一。至于后来,确有所加重。
汉代税赋主要为两部分,《汉书·食货志》载:“既收田租,又出口赋”,大致如此。
田租自然就是粮,口赋既“口钱”、“算赋”,简而言之便是人头税。高祖四年始为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商贾加倍,为二算。后来为了鼓励人口繁衍,“令民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
特殊时期,则又有不同,武帝为伐匈奴,又增加了口钱,口钱既是对十五至五十六以外的人征收的人头税,具体为“民三岁至十四岁,出口钱二十三”,大约为成年人的五分之一算。
很多人对这个钱的价值可能并不太了解,可以谷物价格来看。两汉五谷价格,大体上一石约在百钱左右。
最贱时为昭宣年间,“谷石五钱”,最贵时“米石至万钱”,这是连年饥荒战乱之时。其余时候大体维持在百千左右,数十则贱,百余则贵。据出土文物测量,汉石谷物约重今五十至六十斤。
张鲁治理汉中这几年,倒是风调雨顺,而且本来汉中也是西北小江南,且地形封闭,鲜少有水旱之灾,因而如今的汉中也算是民殷郡富,百姓的负担并不算重。
刘征这才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以慰藉对数万将士的愧疚之心。总的来说意义大于形式,刘征需要让汉中人都知道,自己心里是有黎民百姓的。
刘征请二老坐下休息,而令手下其他人都前来帮助二老收割稻谷。赵云曾在华阴无忧谷中做了几年农活,对这一块并不陌生,当即便挽起袖子带着人下了田地。
二老觉得不好意思,还想自己上手,刘征与周群力劝,这才安稳坐下。
“老伯家中田地有多少?”刘征关切的问道。
老者面带笑意的看着刘征回答道:“多亏了汉王照顾,当年老汉来到汉中,官府分了老汉一家百亩田地!良田薄田各足有五十亩。”
老者说起这事儿,人也显得兴奋起来,对于农户来说,没有比田地更重要的东西了,有了田地,便能够有收成,有了收成,才不至于挨饿,这便是农人心中最浅显,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汉亩非今亩,汉亩约为今亩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之间。汉代粮食产量虽不高,但五口之家,百亩亦足食。
刘征听到二老需要亲耕百亩之田,可以相见这得多辛苦,于是问道:“老伯年事已高,如何能耕百亩?”
老汉惋惜的回答道:“哪有力气耕作百亩田地啊,近些年来,年岁见长,早已不再耕种薄田,只留了眼前这五十亩良田,也盼有个好收成。”
“那薄田岂不荒废了?”刘征惊讶的问道。
当年自己下令全民垦荒,开出了田地数万顷,若真的被荒废了,那就可惜了!
老者既感恩又惋惜的说道:“如今汉中人人有田,户户有地,衣食丰足,那薄田费力却欠收,许多人早都不愿意耕种了。”
刘征不解的问道:“这薄田良田因何区分?”
老者耕作了一辈子,自然最是熟悉,于是为刘征解释道:“河水灌处,大多为良田,雨水灌处,则多薄田。”
古代耕作多用河水,凡是河水能灌溉到的地方,由河水带来的养分便能使田地变得肥沃,这便是古代田地肥料的基本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