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中文网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五章 隔阂

第五章 隔阂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所谓天方国其实只是个地域名称,指的是后世的麦加。其实那里现在也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麦加克尔白圣殿是方型的,又是祭神用的,所以大明称之为天方。

    而后世的小孩子读物《天方夜谭》,就是源自于这个名称。

    不过郑和的话带有一定的误导,天方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也可以说是一个城,但是唯独不是一个国家。

    就像阿拉伯民族一样,这个民族歧视是以闪族人为主体的民族,包括犹太民族也跟他们是一个民族。

    后世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民族,但是他们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小国。

    郑和这样说是想证明蒲家后人的重要性,但是他不知道,朱瞻基其实比他更清楚西方的底细。

    不管是麦加,还是耶路撒冷,还是大马士革,朱瞻基都去游玩过。

    朱瞻基嗤笑说道:“天方……国,我知道帖木儿国,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王朝,摩尔国,包括德里苏丹国,还有闪族人在南洋各小岛落地生根建立起来的各个小国,这天方国国王是谁?有多少兵力?疆域是否有我大明的一个行省大?”

    郑和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朱瞻基,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他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基都没有去过西洋,为何对西洋的情况那么熟悉。连他都还是上次下西洋,知道了圣城所在地,而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也是上次才知道。

    至于摩尔国,连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他不敢有任何隐瞒,抱拳说道:“殿下,天方国说法的确有误,下臣也是上次出使,听人讲述了一些。”

    朱瞻基身体靠在了栏杆上,向着岸上的百姓又挥了挥手,才回头说道:“自阿拔斯王朝被突厥人攻破,闪族人四分五裂,逃亡各处。这才有了所谓的发展黄金时代,其实不过是一群失去了家园的无根之人。”

    郑和听的有些不明觉厉,忍不住问道:“殿下此话怎讲?什么是黄金时代?”

    朱瞻基懒得解释这来自后世的词语,岔开了话说道:“从阿拔斯王朝之后,闪族人就再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帝国,现在的帖木儿国,奥斯曼帝国,还有马穆鲁克王朝留下了这块地方给当地的穆罕默德家族,他们最多称得上是一个城邦,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国家。所以,这个蒲家后人,对我大明根本无用,我大明想要踏平天方,不过是举手之劳!”

    郑和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道:“殿下既然不愿蒲家后人加入船队,那下臣就却了此事,再也不提。不过,天方乃圣地,又没有触犯我大明,还望殿下三思。”

    “现在知道自己是大明人了……”朱瞻基侧过了身子,看着一瞬间仿佛老了几岁的郑和,平静说道:“虽然从血缘上你是异族,但是华夏民族从来不以血缘论夷我。只要有共同的习俗,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目标,就是我华夏子孙。旅途若是无事,你去找解缙,让他将我十岁时候写的《国家与民族》策论找出来看看。”

    “是,若殿下无事,下臣去安排一下到岸后的行程。”

    朱瞻基又问道:“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郑和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下臣本想邀请殿下明日去祭拜一下灵山圣墓……”

    朱瞻基略有兴趣地问道:“灵山圣墓,葬的是哪位先贤?”

    “是沙仕谒和我高仕。”

    朱瞻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听到这怪异的译音,登时想起来自己看过的关于泉州闪族人的一条信息。

    唐武德年间,先知穆罕默德派遣四贤徒来华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

    他摇了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我不像滇国公,既信绿教,又信佛教,我只信道教!”

    “是下臣贪心了,总想通过不同的探究,来寻找万族一家的道路。”

    真是可笑……朱瞻基笑了笑,也懒得跟他分辨,又说:“虽然蒲家后人我不待见,但是其他闪族人我倒不排斥,若滇国公想要扶持他们,也可以安排一些人进船队。另,待从泉州出发,你将收集的关于西域的资料拿出来,我们共同研究,互通有无。”

    郑和点了点头,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朱瞻基嗤笑了一下,又转身想着河两边的百姓挥了挥手,才问李亮道:“你有什么看法?”

    李亮不知朱瞻基的心意,模棱两可地轻声说道:“滇国公心思太杂,操心的事太多。非我族类……”

    “去将赵永亮,孙林,冯小年唤来。”

    朱瞻基也懒得跟李亮分析郑和的心态,他现在对郑和的印象分大减。

    且不说他的忠诚,光就做人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有些不识时务。

    既然投靠了自己,不说要他忠心耿耿,但是最起码不能跟自己对着来。但是现在为了一个蒲家后人,他竟然敢背着自己跟朱棣求了一份敕文。

    他虽然现在被封滇国公,但是主要权利却是朱瞻基赋予他的海军总监。想要让他失去权利,只是一句话的事。

    而他最大的成就是下西洋,朱瞻基也不是找不到代替他的人。不论是候显,还是王景弘,都可以取代他,而且这两人还更忠诚。

    候显虽然是藏人,但是因为自小在宫中长大,对于自己的民族并无偏袒。

    他一直为大明的强盛努力,将青藏高原一带,全部拉拢到大明的旗下。并且一直在如今的藏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北部,还有孟加拉国一带活动,想让那里也变成大明的忠诚属国。

    而王景弘是汉人,他虽然一开始是郑和的副手,但是如今已经发展起来,与郑和同为舰队正使。

    他没有郑和的慈悲心肠,或者说滥好人心态,做事更加雷厉风行。

    让他取代郑和的地位,他不一定做的比郑和差。

    侯显和王景弘唯一比郑和差的就是眼界,还有是他的民族身份在西域的认同感。

    朱瞻基的旗舰逐渐靠近了泉州城外的法石码头,不过因为船大,想要靠岸还需要一段时间。

    赵永亮和孙林他们穿过了甲板上忙着降帆的海军士兵人群里穿行了过来,登上了木制的楼梯。

    朱瞻基首先跟孙林和冯小年说道:“你们两人下船之后,动用咨情司和锦衣卫的力量,相互配合,查清楚泉州的闪族人动向。他们借支了一百万两白银的货物,要查清楚他们有什么企图。特别是蒲家后人的动向,给我查的清清楚楚,当时他们不是抄家了吗?孤要知道这些资金从哪里来的?”

    两人低声应是,朱瞻基又跟赵永亮说道:“羽林卫所有人等下船,除了留三千人拱卫,其余人等封锁泉州,希望没有人来犯孤的霉头!”

    赵永亮躬身抱拳问道:“殿下,几级封锁?”

    城门封锁分为三级,简单来说,一级是设卡核查,属于警戒。二级是封锁各个要道,针对特定团体和人群。三级则是不分何人,所有人等都不可通行。

    看了看岸边那些欢呼雀跃的人群,朱瞻基说道:“一级即可,不要让百姓惶恐。让你出面,而不是让薛禄出面,你就该明白我的心意。”

    赵永亮自己也觉得多嘴了,低声应是,三人相互之间看了一眼,有些振奋地离去。现在船马上要停了,他们还要立即安排方案,分派人员,时间紧迫。

    但是有事情做,就有功劳捞,所以三人都情绪振奋。

    朱瞻基这个太孙到了泉州,他的护卫羽林卫封锁泉州那是应有的举措,百姓也不会大惊小怪。

    但是如果让薛禄率领两万两千人的神机营改编的幼军出面,那问题就严重了。

    薛禄此人戎马一生,杀人不眨眼,朱瞻基怕他出面,会激化局势。

    现在他只是怀疑闪族人有一些勾当,让薛禄出面就大材小用了。

    而且现在是他出海之际,他也不想把事情闹的太大,真要杀的人头滚滚,越发让人不相信朝廷的信用了。

    他不怕文官们说他嗜杀,也不怕朱棣会有意见,因为蒲家的缘故,朱棣对这些闪族人也不待见。

    但是他唯独怕此举影响到了內监的借贷,还有银行的扩张,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信用问题。

    自古以来,皇权最大,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都以皇权为尊。

    但是这种尊敬是建立在恐惧,害怕上面的,不是建立在信任上面的。

    国家的商业发展,西方从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信用为基础上面来了。

    但是在东方,不要说皇帝,就是一个小官吏,都有可能让富商破产。

    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字两张口,再多的钱,抵不过强权社会上层人物的一句话。

    现在闪族人借支了百万两白银的货物,如果这个时候对他们动手,只会让人以为朱瞻基是在过河拆桥,把钱骗出来了然后就杀了对方,然后不用还了。

    那么以后,谁还敢跟內监做生意,谁还敢把钱货借给朝廷,谁还敢把银子存在银行里?

    如果让那些商户都把银子藏在自己的家中,埋在地下,朝廷又如何来调控国家的经济?

    所以,哪怕暂时忍着,朱瞻基也不能明着对付他们,除非找到了确切的证据,然后才能分化灭之。

    至于郑和,朱瞻基准备再观察一番,他已经成为了南洋,西洋各国与大明接触的代表人物。只要不是有异心,朱瞻基也能容他。

    船终于靠岸了……

    码头上的迎接比宁波还要热烈,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主官,包括泉州本地的父母官,一个不少,全部出现了。

    在宁波的时候,朱瞻基还严令浙江的主官出现,主要是因为浙江距离京城更近,一些主官还能经常去京城见到朱瞻基。

    但是福建这里山高水长,一出来,不是皇帝召见,他们就只能晋升,调职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皇室成员。

    所以为了亲民的形象,这两个地方要区别对待。

    所有的程序都有礼部和內监的人安排,朱瞻基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在百姓和官员们面前装酷,耍帅。

    他将近一米九的身高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鹤立鸡群,来到了身材偏矮的福建,更是让众人惊叹。

    这样一副形象,是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

    他比那些后世的天皇巨星还要受欢迎,无数的百姓为能亲眼见到他而痛哭流涕。

    跪拜是程序,不论是谁,在朱瞻基经过的时候都要跪拜。但是激动的哭起来,就很能说明他们他们内心对大明的认可,对朱家皇朝的认可。

    那三胖都能成为伟大的舵手,朱瞻基比他可一点也不差。

    而这个时代的人,相比几百年后那个宇宙大国的人,见识也更少一些。

    泉州市舶司因为是重新又设立,这里的条件相比宁波可要差的远了。

    当初內监让朱瞻基挑选泉州的落脚地,朱瞻基朱笔一勾,选中了泉州城东南的法石寨,这里也是海军第三舰队,泉州都指挥使司的驻地。

    从泉州迁往东番的民众,有不少都是从这里登船,包括征兵练兵,也是在这里。

    接受了福建百官的拜见,免不了的是中午在军营里大摆宴席,迎接朱瞻基。

    在泉州,朱瞻基会停留三天,等待传令船抵达交趾,然后传令给交趾的运粮船。约定好时间,双方在旧港宣慰司汇合。

    而在此之前,朱瞻基的主力舰队还会先到吕宋岛的大明街,巡检吕宋。

    当天下午,朱瞻基并没有急着会见泉州商人。因为海禁,如今的泉州一带大部分商人都转变成了地主。

    就连那些闪族人,也逐渐由商人转换成了地主。当然,他们并不是不做贸易,只是已经退化成为了只做内贸,担当起了广东与江南之间的衔接点。

    闪米特人包括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一直都是世界贸易的主力军,即便是在这个海禁的时代,他们依旧坚持了下来。

    所以如今的泉州大商户,有三成都是闪族人。

    以前朱瞻基对他们的了解只限于表面,但是从郑和这里,朱瞻基也能看出来,他们这里的情况远比表现出来的要复杂。

    在没有完全了解清楚这里的详细情况之前,朱瞻基并不想先见他们。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郑和已经从朱瞻基不肯先见泉州商人的举动上,看出了朱瞻基的心思。

    在宁波,为了避嫌,他对官员不理不睬,对商人亲近。

    但是到了泉州,却反了过来,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做错事了。

    自东征之后返回应天府,郑和作为东征的副帅封公,而且随后就传出了太孙要亲自下西洋,依旧委任他为副帅的消息。

    返回应天府的几个月时间,他也正式开始操持下西洋事宜。

    以前每次下西洋,他都主要以泉州为采购点,照顾了不少闪族人的生意。

    因为海禁,这些商人把每三年左右进行一次的下西洋,作为了重要的贸易渠道,这次的贸易规模更是比以往大上数倍,所以无数人都直接求到了郑和的面前。

    对于此事,郑和是乐见其成的,包括泉州商人宁愿借支,也想把自家的货送给內监,主要也是看了他的面子。

    他怎么也想不到,从没有去过西洋的太孙竟然比他更熟悉西洋情况。过去四次下西洋,看来太孙在舰队里面安插的人手不少,了解到的许多消息,甚至都没有汇报到他这里来。

    这倒不算什么,他郑和堂堂正正,无愧于心,并不怕太孙设置暗子。

    但是他这次却犯了错,身为太孙的人,他明知道太孙对汉奸最是痛恨,可是这次却对蒲家伸出了援手。

    而他最大的错误是,这件事他因为怕太孙不同意,开始并没有跟他说。

    想到太孙那冰冷的目光,他的心里也冰凉一片。十多年的信任,因为这件事留下了心结。

    而且太孙坚决的反对,也让他知道,自己这次里外不是人。

    浑浑噩噩地陪着朱瞻基会见了各界官员,他的心里就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化了。

    思来想去,他惊恐地发现,是自己膨胀了。

    以往的他就是一个太监总管,只有出海的时候才领总兵职。但是被太孙晋升海军总监,跟随太孙东征,征服了东瀛,又被封滇国公,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

    他以为这是一件小事,以为自己凭借太孙的信任太孙不会见怪,可是却忘了,这不是一件事没有做好,也不是自己贪污受贿这样的“小事”,而是原则性的错误。

    自己辜负了太孙的信任,在两个人的和谐关系里面,主动埋下了一个钉子。

    他的心里后悔不已,可是现在已经晚了。

    现在,他只能主动把这件事抹平,不要让这件事继续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哪怕他位极人臣,他也依旧是臣,还是家臣。

    中午福建百官为殿下接风,晚上殿下又摆下御膳,款待百官。这个过程郑和都要作陪。

    一直到吃过了晚饭,郑和才离开了法石寨,在护卫和随从的保护下,进了泉州城。

    因为大军都驻扎在城内外,今日的泉州并没有宵禁。

    车队快到清净寺的时候,郑和听到了一阵护卫的呵斥声。他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看见了一片灯笼的影子。

    贴身的太监贾世文小跑了过来说道:“国公爷,艾哈迈德求见。”

    “快快有请……”

    不一会,贾世文带着几个与汉人差不多装束,却有异于汉人相貌的闪族人走了过来。还没有到近前,他们都长揖贺道:“恭喜国公爷了,原本准备到京城为君祝贺,只是后来知道国公爷年后就会来泉州,所以懒了一回。”

    郑和笑道:“我们相交多年,不用如此多礼。我这马上就到清净寺了,何苦在路上还来这么一出?”

    领头的大汉今年差不多五十,就是贾世文口中的艾哈迈德。当初他的家族在大明拨乱反正的时候有过贡献,所以并没有受到清算,逐渐发展成为闪族人除阿訇哈卜之外的首领。

    就连这泉州城内最大的清净寺,也是他的父亲当初所建。

    他满脸的皱纹都被一脸大胡子挡住,只有眼角的深纹暴露了他的年龄。“我也只是刚赶过来,在这里遇上。请……”

    郑和扬了一下手,车队又开始行进。他并没有下马车与他们同行,关系再好,朝廷的法度不能丢,否则这就是大不敬了。

    不一会儿就抵达了清净寺,以阿訇哈卜为首,数十人都迎到了大门外。

    郑和也看到了人群中的蒲日和,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

    蒲家如今早已衰落,在太祖还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敢对蒲家伸以援手。一直到了建文年间,这些闪族人才敢钻了朝廷法令的空子,将蒲家还活着的男人买了当做自己的仆人。

    至于女人们,早就被折磨死光了。

    蒲日和今年也四十多岁了,名义上是哈卜的仆人,但是依靠家族以前藏匿的财富,在如今的闪族人里面,实力一点也不弱。

    在来泉州之前,他就已经确定好了在泉州期间住在清净寺里面。众人与他见礼之后,就带着他进了给他安排好的小院。

    在礼拜大厅内,众人脱掉了鞋子,席地而坐。郑和招了招手,贾世文从一个小太监的手里拿过了敕书,望向了一脸喜色的蒲日和。

    “蒲家主,虽然这次我跟陛下求来了你的敕书,但是这次下西洋以殿下为主,即使陛下也插手不进。如今你身上的罪名可去,但是却不能岁我们一起去西洋。”

    蒲日和楞了一下,笑容凝固了起来。“国公爷,怎么又变了呢?”

    郑和叹了口气说道:“殿下不同意,谁也没有办法,所以你就认命了吧!”

    蒲日和清醒了过来,回复了冷静问道:“可是殿下对我蒲家依旧有恨?可有化解之道?”

    “很难……”郑和摇了摇头,不再理他,跟阿訇哈卜说道:“虽然殿下不同意蒲家主随行,却愿意携其他人一起下西洋,但是到了天方一带,都要承担通事之责。”

    所谓通事就是翻译,哈卜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应该的……不过殿下在宁波对商户器重无比,当日午后就接见,还给四人授勋,为何到了泉州却没有通知何事接见我等?还有这授勋一事,中间有些什么门道,还望国公爷不吝赐教。”

本站推荐:四爷的心尖宠妃谢谢你经过我的时光里护心网游之天谴修罗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弹痕狄夫人生活手札一世倾城:冷宫弃妃明天下水浒求生记

我的大明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52中文网只为原作者摇摇-欲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摇-欲坠并收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