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是谁黑了韦恩斯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重生之都市仙尊、花娇、特种奶爸俏老婆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影帝的诞生(美娱)最新章节!
“虽然格温是我的教女,但实话实说,她的表演的确不如你,如果她都能得影后的话,我想不通为什么米拉麦克斯要放弃你,明明如果韦恩斯坦捧出了一个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的话,他能得到的好处更多……”
威廉没有参加奥斯卡颁奖礼结束后的晚宴派对,但是在他离开多萝西·钱德勒剧院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特意找到了他,表明自己也不想参加派对或任何新闻发布会,但他想和威廉谈谈。
谈什么?自然是奥斯卡。但是威廉还没搞清楚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找他,是单纯的想找个拥有同样失败经历的人吐个槽,还是想结成什么阵线联盟?正如斯皮尔伯格自己所说,格温妮丝·帕特洛是他的教女,而奥斯卡的话题又太敏感,所以在弄明白对方的想法之前,威廉都得确保自己说出来的任何一句话都在安全范围内:“罗伯托·贝尼尼实至名归,就算整个颁奖季都有人在为我公关,也不一定能够从他手中赢得奖杯。”
“但你也没有排除有那种可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敏锐的指出。
“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史蒂文?奥斯卡都已经结束了。或许你应该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少绕点弯子对我们两个都没坏处。”
“我感到不公平,和愤怒。”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看着威廉的眼睛说:“梦工厂要发动反击,我不想让韦恩斯坦躺在他的功劳薄上睡的太舒服,你要一起加入进来吗?”
威廉没想到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理应对荣辱得失已经看淡了的传奇导演,也会因一次失败而愤愤不平,不过,从韦恩斯坦兄弟整个颁奖季针对《拯救大兵瑞恩》的所作所为来看,斯皮尔伯格会觉得愤怒也不奇怪——为了从梦工厂手里赢下最佳影片,韦恩斯坦做的不仅仅是给自己的电影打广告,有非常多的线索证明,在奥斯卡投票前的一个月里,城中大量抹黑《大兵》的新闻报道,幕后主使都暗暗指向韦恩斯坦兄弟。
不过,如果没有韦恩斯坦的抹黑,《拯救大兵瑞恩》就一定能拿下最佳影片吗?也不一定,《大兵》之所以在颁奖前备受看好,是因为它的政治正确题材主旋律到几乎能讨每一个美国人喜欢,于是人们就普遍认为学院成员们也一定会喜爱它、投它一票,但是,难道学院就不能青睐其他影片了?《莎翁情史》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半传记影片,其实也一向备受学院偏爱,更何况不是每个学院成员都是美国国籍、都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的。
只能说梦工厂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早已经把奥斯卡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但这奖杯最终却没落到他们手中,而是拍拍翅膀飞掉了,斯皮尔伯格既愤怒不满,又不认为错在自己,于是就将所有过错都推到敌人太卑鄙上去了——巧的是,他们的敌人也的确很卑鄙。
从刚刚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情感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显然已经将威廉当做是和他一样的“韦恩斯坦受害人”了,威廉的确是,但要说他有多愤恨厌恶韦恩斯坦的话,倒也没有,因为威廉清楚的明白韦恩斯坦的公关手段只是自己拿不到奥斯卡影帝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
但是,在仔细考虑过斯皮尔伯格的提议后,威廉还是点头了:“我加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立刻就露出了笑容,他看向威廉的目光里还多了一点看战友的情谊。
威廉想斯皮尔伯格大概误会了,误会他也是不忿输掉奥斯卡才同意联手反击的。
但是,不是这样,威廉会同意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和韦恩斯坦不是一路人,他们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都相差太多了,既然已经做不成朋友,未来迟早有一天会变成敌人——身为好莱坞最大独立片商的米拉麦克斯对奥斯卡的野心,也是除了七大影业外最大的,而威廉和兰斯成立威尔洛特的初衷,不是要在七大影业及其他中小制片商的夹缝间求生存的,虽然现在威尔洛特主要拍摄的都是商业片,但早晚有一天也要剑指奥斯卡,米拉麦克斯和威尔洛特迟早要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各种意义上的,既然那一天注定到来,威廉不介意提前给未来对手下点绊子。
不过斯皮尔伯格既然已经误会了,威廉也不准备解释,他只是补充道:“不过,史蒂文,我的年纪甚至都没有你或韦恩斯坦在好莱坞打拼的阅历多,很可能给他制造不了什么麻烦。”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你以为我会随随便便找个年轻人谈合作,就因为他是好莱坞最当红的电影明星?我认识史蒂夫·乔布斯,威尔,还有保罗·艾伦,从他们口中,我听到了许多在好莱坞根本听不到的事,关于一个神奇的年轻人的,有人说他是下一个沃伦·巴菲特,还有人说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他想,他甚至能够直接找到鲁伯特·默多克帮忙。但在好莱坞,在这最自由也最闭塞的城市里,居然还有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运气好点的电影明星而已,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吗?这个年轻人生活在全世界被镁光灯照射最多的地方,居然还能为自身保留如此多的阴影,这简直不可思议。”
威廉安静的听完,回了对方一个不咸不淡的笑容:“那你是怎么看这个年轻人的?”
“我认为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他在应该高调的时候高调,应该低调的时候低调,他想让人们关注的,永远不是他身上最值得关注的,他本应像任何一个公众人物那样受制于媒体,但是,媒体偏偏受制于他还不自觉,这样高明的手段,让我想成为他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我想你们已经是朋友了。”威廉说。
……
虽然在遥远的欧洲,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气氛刚刚被炒起,但在北美,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已经结束了,所有奖项都尘埃落定,也宣告着整个北美颁奖季的结束——等等,结束只是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来说,对于媒体,留给他们的还有大把可以炒作的新闻。
这简直都是每年奥斯卡结束后的固定戏码了:在各大颁奖礼的评委心里,他们已经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如果结果和多数媒体事前预期的一样,那么各大奖项的获得者将会成为媒体的宠儿,被宠成全世界最可人的甜心,甚至被捧上神坛,但如果奥斯卡最佳选择出人意料,爆了个惊天大冷门,那随之而来的将是铺天盖地质疑和批评,有真的为那些明明能拿奖但一无所获的影评和电影叫屈不平的媒体,也有跟风凑热闹博取眼球的媒体,总之,哪怕奥斯卡都彻底落幕了,公众在报纸新闻里都不缺热闹看。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注定将成为二十世纪最热闹的一届奥斯卡,不,甚至可以称作是美国媒体的世纪末最后狂欢——
“学院再次做出了让人难懂的选择。执导出佳作《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拿到了最佳导演,却错失最佳影片,这在奥斯卡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过去七十届颁奖典礼中,只有不足十届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获得者是不重合的,还多半都发生在经验浅薄、初出茅庐的导演身上,而众所周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在好莱坞非常活跃,二十多年来更是以导演、制作人的身份制作出无数佳片,学院如此选择,难道仅仅是已经厌倦了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再次拿奖?”
“不过《莎翁情史》虽然没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讨喜,但也称得上是一部杰作,电影刻画的十五世纪英国风貌真实可信,莎士比亚真实的人生轨迹与虚构的故事情节结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几乎历史上每一个关于莎翁的疑惑,观众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导演独特的解答,罗密欧与朱丽叶唯美悲伤的爱情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威廉·布兰德利的表演更是迷人,他是所有影视作品中扮演莎翁本人的演员里获得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过去一年里,威廉·布兰德利不仅让全球莎士比亚著作的销量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他的照片更在许多国家被直接充当做莎士比亚本人或罗密欧,印在了书籍封面上,比如日本和中国,威廉·布兰德利已经成为莎士比亚的代名词,无论日后再有多少和莎翁本人有关的电影被拍摄出来,《莎翁情史》也是不可能被影迷以往的一部。”
“但也正因如此,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影后更加让人费解,颁奖典礼结束后有学院成员接受采访称‘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表演浑然天成,征服了多数学院成员,所以才获得了影后。’那么,既然学院为格温妮丝宛若天成的表演拒绝了凯特·布兰切特,拒绝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他们为什么不为一个更像莎翁的威廉·布兰德利拒绝罗伯特·贝尼尼和伊恩·麦克莱恩?”
首先对结果提出质疑的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地区一带的媒体,这几个地区与好莱坞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好莱坞权利人士的大本营都扎根于此,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媒体炮轰《拯救大兵瑞恩》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炮轰格温妮丝·帕特洛不应该得到影后。
《旧金山纪事报》更是说:“如果格温妮丝·帕特洛在《莎翁情史》里的表演也值得一座奥斯卡影后的话,威廉·布兰德利更应成为影帝,学院应该给威廉补发一座小金人,哪怕因此诞生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但想必因此得到的非议也要比格温妮丝·帕特洛得到的少一点?”
这就是舆论的奇怪之处了,在金球奖颁奖之前,公众对威廉能拿象征着影帝的最佳男演员奖始终抱着悲观的态度,因为他的年龄对于最佳男演员来说太过年轻了,但是在金球奖做出突破之举后,威廉没拿到奥斯卡,倒有不少人指责学院不公了——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原因,虽然帕特洛比威廉大几岁,但两人在《莎翁情史》内的表现孰优孰劣并不是很难分辨,多数读者在看到帕特洛成为影后之后,都不会去比较罗伯托·贝尼尼和威廉·布兰德利谁更有资格当影帝,反而会想,既然格温妮丝·帕特洛都能拿小金人,为什么威廉·布兰德利不能?他在电影里看起来甚至比她更棒!
还有一些原因,威廉想其中一点肯定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推波助澜,对方想必认为将《拯救大兵瑞恩》和威廉捆绑在一起,更有立场抗议奥斯卡的不公。
从洛杉矶地区开始掀起的这一番炮轰学院的浪潮,虽然规模看起来声势浩大,却没有新意,也难对学院,对米拉麦克斯造成什么长远的影响,毕竟每年颁奖季后都要来一出类似的戏码,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公众早就看腻了,顶多是数年后当人们谈起这届奥斯卡时,会留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那届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都存在非议的奥斯卡吗?”
——但是非议归非议,拿到小金人的还是会笑倒最后,那些非议,不过是伴随着奥斯卡而生的一些花边新闻而已。
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话,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颁奖礼的后续,真的会仅是止于舆论层面,学院仍然会坚持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透明且公正的,米拉麦克斯和韦恩斯坦仍然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场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不知从何时起,可能是奥斯卡颁奖礼刚刚结束的时候,在某些影迷聚集的网站论坛里,突然出现了一些深挖好莱坞电影公司与奥斯卡内/幕的帖子,一夜之间火遍了整个互联网。
这些帖子无一不是以“谁帮格温妮丝·帕特洛成为了奥斯卡影后?好莱坞金牌推手韦恩斯坦”或“奥斯卡内/幕揭秘:电影公司间的公关博弈”命名的,在深度剖析米拉麦克斯如何帮助旗下电影赢得奥斯卡的同时,更是举出了好莱坞黄金时代传奇女星玛丽·碧克馥、路易斯·赖纳、琼·克劳馥如何成为影后的实例,来论证早从第二届奥斯卡开始,针对学员成员的公关活动就存在着,而自从米拉麦克斯横空出世加入到这场原本只属于大制片厂才能玩的游戏中去后,多米诺效应出现了——韦恩斯坦在最开始玩游戏的那几年里,依靠比其他电影公司投入更多、付出更多,收获了丰厚的回报,等其他电影公司反应过来之后,当然也要跟上米拉麦克斯的公关规模,于是投入一步步变大,变成了一场奥斯卡“军备竞赛”。
“哈维·韦恩斯坦让‘如何获得奥斯卡’从一场普通的公关活动,变成了费尽心思才能赢的政治竞选,而他是这场竞选里当之无愧的赢家,因为正是他改变了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发帖者似乎对哈维·韦恩斯坦非常追捧,而且帖子里除了爆料奥斯卡内/幕外,更是大谈好莱坞明星的各种秘闻,其中好几件事都在之后几天的《今日美国》、《纽约邮报》或《国家讯问者报》等小报爆料中得到了印证,这更是让许多看到帖子的网民认定发帖人肯定对好莱坞熟悉非常,或者压根就是不愿透露真名的《综艺》或《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因为只有这两家报社的记者,才会掌握好莱坞如此多的秘闻。
两天之后,《滚石》转载了部分帖子内容,又过了两天,是《波士顿环球报》,当《纽约时报》的周日版也以“韦恩斯坦与奥斯卡公关”为题,在娱乐版刊登了一篇专栏报道后,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已经从网民热议,变成响彻全美了。
在那些距离好莱坞生活非常遥远的普通民众看来,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变成了神通广大的同义词,这个拥有一家电影公司的犹太人无所不能,甚至连奥斯卡评选结果都能操纵!——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夸张又不实,但越是对于未知的世界,人们越是不吝啬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所谓谣言就是这样诞生的。
正如之前所说,“奥斯卡公关”在好莱坞一直都是个业内人从不对外明说的“潜规则”,不写娱乐新闻的记者甚至都不清楚它的存在,也摸不着它的规律,现在,这个规则被人彻底掀翻摆到了台面上,美国的各大媒体,也从一开始的觉得稀奇、看热闹、凑热闹,到现在渐渐能品出味道来了——这些吹捧,不,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吹捧韦恩斯坦的报道,实际上是在捧杀!
想想看,如果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再度遭到奥斯卡评选不公的指控,如果每一个曾投票给米拉麦克斯的学院成员都深陷被/操纵被贿赂的怀疑之中……
至于那些原本就身处好莱坞核心地带,拥有强大人脉,也知悉众多秘密的媒体,例如好莱坞两大权威媒体《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彼此之间已经开始了猜测:是对面报社在整韦恩斯坦吗?又是受了哪家公司的指使?华纳?索尼?还是最有动机的梦工厂?
……
“电话打通了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怎么说?”鲍勃·韦恩斯坦焦急地问他的哥哥。
“他的女儿接的,告诉我们那老货不在家。”哈维·韦恩斯坦带着阴沉的面色说。
“这是第几个了?不接电话的、劈头盖脸指责我们搞砸了的、和直接声明明年不会再参加任何一场米拉麦克斯举办的酒会的!这群该死的,他们一个月前不花一分钱在拉斯维加斯吃喝玩乐的时候怎么不说要和我们断绝关系?”鲍勃·韦恩斯坦气的在他兄弟的办公室里直转圈:“到底是谁在黑我们?斯皮尔伯格?”
韦恩斯坦在颁奖季为米拉麦克斯打了极为漂亮的一场公关战,却在奥斯卡结束后疏忽大意,狠狠的输了一场——最初,当媒体开始热议韦恩斯坦和他的公关能量的时候,韦恩斯坦兄弟原本是得意的,他们认为这对自己的声誉有益,说不定还能为米拉麦克斯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但是渐渐的舆论变得不受控制起来,那些吹捧韦恩斯坦的传闻越来越夸张,于是韦恩斯坦兄弟意识到了这不是偶然,而是一场有组织的,针对米拉麦克斯的行动。
这些日子以来,对米拉麦克斯表达出好感的导演、演员、编剧是都增多了,但毫无例外的,全部都是新人,全都期望着在抱上米拉麦克斯的大腿后能一夜成名,早晚拿个奥斯卡小金人。连业内都有人被谣言蛊惑,可想而知,好莱坞之外这些内/幕、揭秘已经被鼓吹成了什么样子。
从觉察到不对以来,韦恩斯坦兄弟一直在试图补救,他们忙着在请媒体辟谣维护学院的清誉、奥斯卡的公正,忙着向七大影业尤其是母公司迪士尼诉苦自己这是被人报复了——不过却被迪士尼警告明年颁奖季他们需要收敛点——忙着和关系密切的学院成员联络打消他们因看新闻而产生的偏见,忙着寻找线索查出到底是哪个竞争对手从中捣的鬼。
但是韦恩斯坦付出不少,收效却甚微,尤其是很多曾收过韦恩斯坦好处,和他们关系密切的学院成员,现在几乎全都转变了态度,不是先主动拉开了距离,就是翻脸装不熟,几个私交的确好的学院成员更是私下里偷偷说:“学院足足有五千多人呢,哈维,派系林立,你是犹太人,斯皮尔伯格也是呢。我们之前那么辛苦为你拉票,现在风头一变,几乎都遭受到了不公正的掌控……上帝作证,我们可没有拿你一美分的红包,顶多,顶多是去拉斯维加斯玩了几次而已……”
“不,应该不是梦工厂。”面对弟弟的疑问,哈维·韦恩斯坦回答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哪怕大卫·格芬有这种操控舆论的能力的话,米拉麦克斯还会是奥斯卡的大赢家?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斯皮尔伯格有个默契的合作者,会是谁呢?华纳?环球?是格温妮丝·帕特洛拿了影后惹怒了这些人?”
“虽然格温是我的教女,但实话实说,她的表演的确不如你,如果她都能得影后的话,我想不通为什么米拉麦克斯要放弃你,明明如果韦恩斯坦捧出了一个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还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的话,他能得到的好处更多……”
威廉没有参加奥斯卡颁奖礼结束后的晚宴派对,但是在他离开多萝西·钱德勒剧院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特意找到了他,表明自己也不想参加派对或任何新闻发布会,但他想和威廉谈谈。
谈什么?自然是奥斯卡。但是威廉还没搞清楚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找他,是单纯的想找个拥有同样失败经历的人吐个槽,还是想结成什么阵线联盟?正如斯皮尔伯格自己所说,格温妮丝·帕特洛是他的教女,而奥斯卡的话题又太敏感,所以在弄明白对方的想法之前,威廉都得确保自己说出来的任何一句话都在安全范围内:“罗伯托·贝尼尼实至名归,就算整个颁奖季都有人在为我公关,也不一定能够从他手中赢得奖杯。”
“但你也没有排除有那种可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敏锐的指出。
“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史蒂文?奥斯卡都已经结束了。或许你应该直接了当的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少绕点弯子对我们两个都没坏处。”
“我感到不公平,和愤怒。”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看着威廉的眼睛说:“梦工厂要发动反击,我不想让韦恩斯坦躺在他的功劳薄上睡的太舒服,你要一起加入进来吗?”
威廉没想到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理应对荣辱得失已经看淡了的传奇导演,也会因一次失败而愤愤不平,不过,从韦恩斯坦兄弟整个颁奖季针对《拯救大兵瑞恩》的所作所为来看,斯皮尔伯格会觉得愤怒也不奇怪——为了从梦工厂手里赢下最佳影片,韦恩斯坦做的不仅仅是给自己的电影打广告,有非常多的线索证明,在奥斯卡投票前的一个月里,城中大量抹黑《大兵》的新闻报道,幕后主使都暗暗指向韦恩斯坦兄弟。
不过,如果没有韦恩斯坦的抹黑,《拯救大兵瑞恩》就一定能拿下最佳影片吗?也不一定,《大兵》之所以在颁奖前备受看好,是因为它的政治正确题材主旋律到几乎能讨每一个美国人喜欢,于是人们就普遍认为学院成员们也一定会喜爱它、投它一票,但是,难道学院就不能青睐其他影片了?《莎翁情史》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半传记影片,其实也一向备受学院偏爱,更何况不是每个学院成员都是美国国籍、都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的。
只能说梦工厂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早已经把奥斯卡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但这奖杯最终却没落到他们手中,而是拍拍翅膀飞掉了,斯皮尔伯格既愤怒不满,又不认为错在自己,于是就将所有过错都推到敌人太卑鄙上去了——巧的是,他们的敌人也的确很卑鄙。
从刚刚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来,情感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显然已经将威廉当做是和他一样的“韦恩斯坦受害人”了,威廉的确是,但要说他有多愤恨厌恶韦恩斯坦的话,倒也没有,因为威廉清楚的明白韦恩斯坦的公关手段只是自己拿不到奥斯卡影帝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
但是,在仔细考虑过斯皮尔伯格的提议后,威廉还是点头了:“我加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立刻就露出了笑容,他看向威廉的目光里还多了一点看战友的情谊。
威廉想斯皮尔伯格大概误会了,误会他也是不忿输掉奥斯卡才同意联手反击的。
但是,不是这样,威廉会同意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和韦恩斯坦不是一路人,他们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都相差太多了,既然已经做不成朋友,未来迟早有一天会变成敌人——身为好莱坞最大独立片商的米拉麦克斯对奥斯卡的野心,也是除了七大影业外最大的,而威廉和兰斯成立威尔洛特的初衷,不是要在七大影业及其他中小制片商的夹缝间求生存的,虽然现在威尔洛特主要拍摄的都是商业片,但早晚有一天也要剑指奥斯卡,米拉麦克斯和威尔洛特迟早要成为真正的竞争对手,各种意义上的,既然那一天注定到来,威廉不介意提前给未来对手下点绊子。
不过斯皮尔伯格既然已经误会了,威廉也不准备解释,他只是补充道:“不过,史蒂文,我的年纪甚至都没有你或韦恩斯坦在好莱坞打拼的阅历多,很可能给他制造不了什么麻烦。”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你以为我会随随便便找个年轻人谈合作,就因为他是好莱坞最当红的电影明星?我认识史蒂夫·乔布斯,威尔,还有保罗·艾伦,从他们口中,我听到了许多在好莱坞根本听不到的事,关于一个神奇的年轻人的,有人说他是下一个沃伦·巴菲特,还有人说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他想,他甚至能够直接找到鲁伯特·默多克帮忙。但在好莱坞,在这最自由也最闭塞的城市里,居然还有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运气好点的电影明星而已,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吗?这个年轻人生活在全世界被镁光灯照射最多的地方,居然还能为自身保留如此多的阴影,这简直不可思议。”
威廉安静的听完,回了对方一个不咸不淡的笑容:“那你是怎么看这个年轻人的?”
“我认为这个年轻人非常聪明。他在应该高调的时候高调,应该低调的时候低调,他想让人们关注的,永远不是他身上最值得关注的,他本应像任何一个公众人物那样受制于媒体,但是,媒体偏偏受制于他还不自觉,这样高明的手段,让我想成为他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我想你们已经是朋友了。”威廉说。
……
虽然在遥远的欧洲,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气氛刚刚被炒起,但在北美,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已经结束了,所有奖项都尘埃落定,也宣告着整个北美颁奖季的结束——等等,结束只是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来说,对于媒体,留给他们的还有大把可以炒作的新闻。
这简直都是每年奥斯卡结束后的固定戏码了:在各大颁奖礼的评委心里,他们已经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如果结果和多数媒体事前预期的一样,那么各大奖项的获得者将会成为媒体的宠儿,被宠成全世界最可人的甜心,甚至被捧上神坛,但如果奥斯卡最佳选择出人意料,爆了个惊天大冷门,那随之而来的将是铺天盖地质疑和批评,有真的为那些明明能拿奖但一无所获的影评和电影叫屈不平的媒体,也有跟风凑热闹博取眼球的媒体,总之,哪怕奥斯卡都彻底落幕了,公众在报纸新闻里都不缺热闹看。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注定将成为二十世纪最热闹的一届奥斯卡,不,甚至可以称作是美国媒体的世纪末最后狂欢——
“学院再次做出了让人难懂的选择。执导出佳作《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拿到了最佳导演,却错失最佳影片,这在奥斯卡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过去七十届颁奖典礼中,只有不足十届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获得者是不重合的,还多半都发生在经验浅薄、初出茅庐的导演身上,而众所周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在好莱坞非常活跃,二十多年来更是以导演、制作人的身份制作出无数佳片,学院如此选择,难道仅仅是已经厌倦了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再次拿奖?”
“不过《莎翁情史》虽然没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讨喜,但也称得上是一部杰作,电影刻画的十五世纪英国风貌真实可信,莎士比亚真实的人生轨迹与虚构的故事情节结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几乎历史上每一个关于莎翁的疑惑,观众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导演独特的解答,罗密欧与朱丽叶唯美悲伤的爱情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威廉·布兰德利的表演更是迷人,他是所有影视作品中扮演莎翁本人的演员里获得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过去一年里,威廉·布兰德利不仅让全球莎士比亚著作的销量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他的照片更在许多国家被直接充当做莎士比亚本人或罗密欧,印在了书籍封面上,比如日本和中国,威廉·布兰德利已经成为莎士比亚的代名词,无论日后再有多少和莎翁本人有关的电影被拍摄出来,《莎翁情史》也是不可能被影迷以往的一部。”
“但也正因如此,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影后更加让人费解,颁奖典礼结束后有学院成员接受采访称‘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表演浑然天成,征服了多数学院成员,所以才获得了影后。’那么,既然学院为格温妮丝宛若天成的表演拒绝了凯特·布兰切特,拒绝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他们为什么不为一个更像莎翁的威廉·布兰德利拒绝罗伯特·贝尼尼和伊恩·麦克莱恩?”
首先对结果提出质疑的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地区一带的媒体,这几个地区与好莱坞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好莱坞权利人士的大本营都扎根于此,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媒体炮轰《拯救大兵瑞恩》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炮轰格温妮丝·帕特洛不应该得到影后。
《旧金山纪事报》更是说:“如果格温妮丝·帕特洛在《莎翁情史》里的表演也值得一座奥斯卡影后的话,威廉·布兰德利更应成为影帝,学院应该给威廉补发一座小金人,哪怕因此诞生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但想必因此得到的非议也要比格温妮丝·帕特洛得到的少一点?”
这就是舆论的奇怪之处了,在金球奖颁奖之前,公众对威廉能拿象征着影帝的最佳男演员奖始终抱着悲观的态度,因为他的年龄对于最佳男演员来说太过年轻了,但是在金球奖做出突破之举后,威廉没拿到奥斯卡,倒有不少人指责学院不公了——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原因,虽然帕特洛比威廉大几岁,但两人在《莎翁情史》内的表现孰优孰劣并不是很难分辨,多数读者在看到帕特洛成为影后之后,都不会去比较罗伯托·贝尼尼和威廉·布兰德利谁更有资格当影帝,反而会想,既然格温妮丝·帕特洛都能拿小金人,为什么威廉·布兰德利不能?他在电影里看起来甚至比她更棒!
还有一些原因,威廉想其中一点肯定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推波助澜,对方想必认为将《拯救大兵瑞恩》和威廉捆绑在一起,更有立场抗议奥斯卡的不公。
从洛杉矶地区开始掀起的这一番炮轰学院的浪潮,虽然规模看起来声势浩大,却没有新意,也难对学院,对米拉麦克斯造成什么长远的影响,毕竟每年颁奖季后都要来一出类似的戏码,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公众早就看腻了,顶多是数年后当人们谈起这届奥斯卡时,会留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那届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都存在非议的奥斯卡吗?”
——但是非议归非议,拿到小金人的还是会笑倒最后,那些非议,不过是伴随着奥斯卡而生的一些花边新闻而已。
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话,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颁奖礼的后续,真的会仅是止于舆论层面,学院仍然会坚持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透明且公正的,米拉麦克斯和韦恩斯坦仍然是二十世纪最后一场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不知从何时起,可能是奥斯卡颁奖礼刚刚结束的时候,在某些影迷聚集的网站论坛里,突然出现了一些深挖好莱坞电影公司与奥斯卡内/幕的帖子,一夜之间火遍了整个互联网。
这些帖子无一不是以“谁帮格温妮丝·帕特洛成为了奥斯卡影后?好莱坞金牌推手韦恩斯坦”或“奥斯卡内/幕揭秘:电影公司间的公关博弈”命名的,在深度剖析米拉麦克斯如何帮助旗下电影赢得奥斯卡的同时,更是举出了好莱坞黄金时代传奇女星玛丽·碧克馥、路易斯·赖纳、琼·克劳馥如何成为影后的实例,来论证早从第二届奥斯卡开始,针对学员成员的公关活动就存在着,而自从米拉麦克斯横空出世加入到这场原本只属于大制片厂才能玩的游戏中去后,多米诺效应出现了——韦恩斯坦在最开始玩游戏的那几年里,依靠比其他电影公司投入更多、付出更多,收获了丰厚的回报,等其他电影公司反应过来之后,当然也要跟上米拉麦克斯的公关规模,于是投入一步步变大,变成了一场奥斯卡“军备竞赛”。
“哈维·韦恩斯坦让‘如何获得奥斯卡’从一场普通的公关活动,变成了费尽心思才能赢的政治竞选,而他是这场竞选里当之无愧的赢家,因为正是他改变了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发帖者似乎对哈维·韦恩斯坦非常追捧,而且帖子里除了爆料奥斯卡内/幕外,更是大谈好莱坞明星的各种秘闻,其中好几件事都在之后几天的《今日美国》、《纽约邮报》或《国家讯问者报》等小报爆料中得到了印证,这更是让许多看到帖子的网民认定发帖人肯定对好莱坞熟悉非常,或者压根就是不愿透露真名的《综艺》或《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因为只有这两家报社的记者,才会掌握好莱坞如此多的秘闻。
两天之后,《滚石》转载了部分帖子内容,又过了两天,是《波士顿环球报》,当《纽约时报》的周日版也以“韦恩斯坦与奥斯卡公关”为题,在娱乐版刊登了一篇专栏报道后,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已经从网民热议,变成响彻全美了。
在那些距离好莱坞生活非常遥远的普通民众看来,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变成了神通广大的同义词,这个拥有一家电影公司的犹太人无所不能,甚至连奥斯卡评选结果都能操纵!——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夸张又不实,但越是对于未知的世界,人们越是不吝啬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所谓谣言就是这样诞生的。
正如之前所说,“奥斯卡公关”在好莱坞一直都是个业内人从不对外明说的“潜规则”,不写娱乐新闻的记者甚至都不清楚它的存在,也摸不着它的规律,现在,这个规则被人彻底掀翻摆到了台面上,美国的各大媒体,也从一开始的觉得稀奇、看热闹、凑热闹,到现在渐渐能品出味道来了——这些吹捧,不,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吹捧韦恩斯坦的报道,实际上是在捧杀!
想想看,如果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再度遭到奥斯卡评选不公的指控,如果每一个曾投票给米拉麦克斯的学院成员都深陷被/操纵被贿赂的怀疑之中……
至于那些原本就身处好莱坞核心地带,拥有强大人脉,也知悉众多秘密的媒体,例如好莱坞两大权威媒体《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彼此之间已经开始了猜测:是对面报社在整韦恩斯坦吗?又是受了哪家公司的指使?华纳?索尼?还是最有动机的梦工厂?
……
“电话打通了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怎么说?”鲍勃·韦恩斯坦焦急地问他的哥哥。
“他的女儿接的,告诉我们那老货不在家。”哈维·韦恩斯坦带着阴沉的面色说。
“这是第几个了?不接电话的、劈头盖脸指责我们搞砸了的、和直接声明明年不会再参加任何一场米拉麦克斯举办的酒会的!这群该死的,他们一个月前不花一分钱在拉斯维加斯吃喝玩乐的时候怎么不说要和我们断绝关系?”鲍勃·韦恩斯坦气的在他兄弟的办公室里直转圈:“到底是谁在黑我们?斯皮尔伯格?”
韦恩斯坦在颁奖季为米拉麦克斯打了极为漂亮的一场公关战,却在奥斯卡结束后疏忽大意,狠狠的输了一场——最初,当媒体开始热议韦恩斯坦和他的公关能量的时候,韦恩斯坦兄弟原本是得意的,他们认为这对自己的声誉有益,说不定还能为米拉麦克斯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但是渐渐的舆论变得不受控制起来,那些吹捧韦恩斯坦的传闻越来越夸张,于是韦恩斯坦兄弟意识到了这不是偶然,而是一场有组织的,针对米拉麦克斯的行动。
这些日子以来,对米拉麦克斯表达出好感的导演、演员、编剧是都增多了,但毫无例外的,全部都是新人,全都期望着在抱上米拉麦克斯的大腿后能一夜成名,早晚拿个奥斯卡小金人。连业内都有人被谣言蛊惑,可想而知,好莱坞之外这些内/幕、揭秘已经被鼓吹成了什么样子。
从觉察到不对以来,韦恩斯坦兄弟一直在试图补救,他们忙着在请媒体辟谣维护学院的清誉、奥斯卡的公正,忙着向七大影业尤其是母公司迪士尼诉苦自己这是被人报复了——不过却被迪士尼警告明年颁奖季他们需要收敛点——忙着和关系密切的学院成员联络打消他们因看新闻而产生的偏见,忙着寻找线索查出到底是哪个竞争对手从中捣的鬼。
但是韦恩斯坦付出不少,收效却甚微,尤其是很多曾收过韦恩斯坦好处,和他们关系密切的学院成员,现在几乎全都转变了态度,不是先主动拉开了距离,就是翻脸装不熟,几个私交的确好的学院成员更是私下里偷偷说:“学院足足有五千多人呢,哈维,派系林立,你是犹太人,斯皮尔伯格也是呢。我们之前那么辛苦为你拉票,现在风头一变,几乎都遭受到了不公正的掌控……上帝作证,我们可没有拿你一美分的红包,顶多,顶多是去拉斯维加斯玩了几次而已……”
“不,应该不是梦工厂。”面对弟弟的疑问,哈维·韦恩斯坦回答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哪怕大卫·格芬有这种操控舆论的能力的话,米拉麦克斯还会是奥斯卡的大赢家?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斯皮尔伯格有个默契的合作者,会是谁呢?华纳?环球?是格温妮丝·帕特洛拿了影后惹怒了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