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229章 崖州局势变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岛上的移民大约每周会得到一次补给,主要是蔬菜、瓜果和少量的禽畜。自从与北越商队的贸易开始之后,稻米在黑土港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缺品,因此作为中转补给站的浮水洲岛上也储存有成吨的稻米,以备不时之需。即便在极端情况下十天半个月无法进行补给,岛上的居民也无需担忧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飞速号”也为居民们带来了补给品,陶东来下令把船上的绝大部分肉食、蔬菜、瓜果都留给了岛上的居民,只留下剩下这段行程的补给即可。在这样的海岛上长期驻守的确是个苦差事,作为执委会能做的大概也就是让岛上的居民能把伙食开好一点了。陶东来也向居民们承诺,等他们的驻守期一到,便会让他们迁往胜利港定居,这引来了居民们的一片欢呼之声。
按照管委会的安排,目前岛上已经建起了一个小小的禽畜饲养场,养了几十只鸡鸭和八头猪。而这里因为孤悬海外,岛上的野生动物以各种海鸟为主,根本没有食肉类的猛兽存在,因此也不用担心会有野兽袭击饲养场,这一点可是比胜利港和黑土港要强多了——这两个地方的饲养场为了防范野兽袭击,不但在外围挖了隔离沟,甚至专门埋设了竹木尖桩隔离带。
当天“飞速号”没有再急着连夜赶路,而是在浮水洲岛停泊了一晚。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众人便起身出发。帆船驶离浮水洲岛之后,便往东南方向全速行驶。一路上顺风顺水,当天下午便抵达了莺歌海地区。天黑之前,“飞速号”已经到了崖州外宁远河入海口,按照事前的日程安排,陶东来的这次巡视在回程时还要去一趟驻崖办,而这也是这次巡视之旅的最后一站。
中午的时候,王汤姆便用电台与驻崖办联系过一次,告知了可能达到的时间。“飞速号”刚刚抵达宁远河河口,便看到一艘明军水师的苍山船从河口迎了出来——爱凑热闹的罗升东罗把总可不会错过这么一个近距离拍马屁的机会。
今天王汤姆与驻崖办联系的时候,罗升东也正好在驻崖办喝茶。自从搭上海汉这条大船之后,罗升东发现自己的前途突然就变得光明起来,不但进账颇丰,而且在崖州城的人气也直线上升。不少权贵知道他与海汉人关系交好,纷纷托上关系,请罗升东代为购买市面上十分紧俏的海汉商品——自从打通了大陆航线之后,穿越集团有限的出产多数都运往了利润更加丰厚的大陆地区出售,在离胜利港近在咫尺的崖州反倒成了稀缺品,价格直线上升不说,很多东西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特殊的关系基本上就不要想弄到海汉的商品了。就连“福瑞丰”和“安富行”这样跟海汉有生意来往的商家,对于目前的紧俏状况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光有银子也没用,现在是海汉人那边拿不出东西来卖,没货源能有什么办法?
而罗升东则有些不同,他是执委会眼中可以“争取”的那一类明朝官员,必要的时候执委会也会从背后给他一些推动力——比如说给他提供少量的海汉商品,让他在崖州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
这样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现在在崖州城的权贵圈子里,水寨的罗把总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甚至就连驻崖州的锦衣卫、东厂番子,现在也开始跟他称兄道弟起来。原因无他,这些驻崖州的特权部门人员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待在这么个偏远地带,但要想调回大陆享福,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是立功受奖,二是贿赂上司。
而崖州作为流放地的特殊性质,大大降低了立功受奖的可能性。这里到处都是从全国各地流放而来犯官犯人,难不成找个罪名把这些人抓起来再判一次?这么做的后果恐怕只会被上司怒斥无能。那么剩下就只有向上司行贿这条路可走了,但崖州这地方即穷又没什么特产,难道给琼州和广州的上司送椰子和土布不成?
不过自从海汉人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倒是得到了改观,海汉人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在市面上供不应求,而这些稀罕玩意儿用来送礼就再合适不过了。在目前崖州商行全面缺货的状况下,本地锦衣卫和东厂番子都盯上了罗升东这条路子。
当然在这中间也有人居心叵测,建议把罗升东连同海汉人全部抓起来,以充公名义直接吞了他们的货,不过出这馊主意的人很快就被内部收拾了。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海汉人现在在榆林已经聚集了好几千民众,换而言之有好几千人靠着海汉人吃饭,就靠崖州这点人手,哪怕锦衣卫和东厂联手,去榆林抓人恐怕也是有去无回。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两个月前派去那边的巡检司,整队人马都没有任何一人在这段时间中回过崖州,除了定期由“巡视榆林”的水寨战船带回的报平安书信之外,这些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锦衣卫和东厂并不都是傻子,他们就是吃情报这碗饭的,当然或多或少能察觉出海汉人有问题,但那又怎样?海汉人只不过是一群商人,他们并没有杀官造反,不过是借着各种渠道卖些珍奇玩意儿而已。据说海汉人在榆林那边还有数百人的民团,谁都不愿意多事出这个头去找海汉人的麻烦,更何况这两个衙门上上下下,又有哪个人敢说自己没拿过驻崖办的好处?
除了两个特务机关之外,罗升东在水寨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自从罗升东替何参将弄来了他六姨太要求的一尺方镜之后,何参将几乎已经把罗升东当作了亲信对待。而由于崖州水寨的畸形体制,参将之下并无守备、千总的设置,罗升东这个把总便隐隐有了一人之下,全寨之上的味道,甚至不需何参将的手令,便可以调配全寨的战船出航。而跟着罗升东做事的一帮人,几个月的私盐生意跑下来,现在个个都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追随者。
对于目前的状况,罗升东自己心里倒是很有数,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拜海汉人所赐,如果海汉人断了他的货源,那么他在崖州水寨建立起来的势力很快就树倒猢狲散,在崖州城的人脉关系也会迅速断绝,而且海汉人会迅速地扶起罗升东二号取代他的位置——想把他踢下台取而代之的人恐怕已经有一大把了。
而每次去胜利港看到那里的发展速度,都会让罗升东完全生不出对抗的念头。罗升东在半个月之前还去过一趟胜利港,当时正好看到码头上堆放至少有二三十门的海汉火炮,一箱箱的火绳枪更是垒得像小山一样,而这些东西正被劳工们搬运装进一艘福船。罗升东在劳改营时期的顶头上司任亮很是轻描淡写地向他解释说,这些军火正准备销往南洋某国。罗升东是个聪明人,当然能听懂任亮的弦外之音——海汉既然能把这些武器向外出售,那么自身肯定已经具备了更强的武力。再联想到胜利港峡湾两岸正在修筑当中的连片炮台,罗升东心知目前海汉人的武备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地的明军,不,哪怕是整个琼州岛上的一万多驻军全加在一起,恐怕也打不进这个半年前还出于荒无人烟状态的港湾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海汉人似乎并没有打算要武力攻打崖州。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罗升东会很犹豫自己到底是该为大明王朝尽忠,还是该识时务地早点投靠不可战胜的海汉人。不过无论如何,现在跟海汉人搞好关系,总归是能为日后留下一条后路。因此罗升东在不当值的时候几乎天天都往驻崖办跑,有时候还会按照驻崖办的指示,特地邀请几个本地官员一同前往。
参照后世的国家领导人,照理说陶东来的行踪应该对外保密,不过何夕离开之后,驻崖办这帮人在情报安全方面的警惕性的确是下降了许多。接到电报信息之后,负责接待罗升东的邱元并没有避讳他这个外人的存在,便开始吩咐下人们分头去买菜、打扫、准备车马。
罗升东一问,听说是陶东来今天要来崖州,赶紧就向邱元讨了迎接的任务。罗升东跟海汉的来往十分频繁,也很清楚海汉的权力机构,而陶东来无疑就是这群海汉人的领导核心,拍好这个马屁恐怕要胜过在驻崖办泡上一个月。于是罗升东便邀了邱元一起,回水寨点了一艘苍山船,到宁远河河口等待陶东来的到来。
两艘船驶近之后,“飞速号”上的众人便已经看清了站在苍山船船头挥手致意的罗升东和邱元二人。陶东来倒也没觉得罗升东的迎接有什么不妥,便跟王汤姆一起转到了这艘苍山船上,而“飞速号”则是停泊在了宁远河入海口外的近岸浅水处。
寒暄之间,陶东来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这次出行的丰硕成果——卖掉了数万两银子的军火,并且最近就会有数以千计的移民乘船抵达胜利港。
罗升东听了之后也是感叹不已:“想我大明开国以来,少有此类对外的大宗武器出售之举,加之海外番民归附,陶总此番行事真是开本朝历史之先河啊!”
陶东来笑了笑道:“罗把总,我们可不是明人,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是为了大明朝。”
罗升东尴尬地应道:“是是是,是在下失言了!”
这次罗升东可不是无意失言,而是有意试探。虽然陶东来透露的信息很少,但罗升东相信他所说的是实情,因为他也正好看到过海汉军火装船的情景。海汉现在有各种赚钱的买卖,又一直在不断地引进移民充实胜利港的人口,罗升东虽然不是情报战线上的人,但其实他也已经十分敏感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虽然陶东来已经不止一次表示过态度,海汉绝对不会融入到大明治下,但罗升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想确定他的这种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但很显然,随着海汉势力日益壮大,他们的底气也越发地足了,陶东来也一如既往地根本没有臣服于大明的打算。
陶东来的这种表态让罗升东很是有点揪心,因为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崖州城的衰落,胜利港的崛起,似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近一两个月有不少之前迁往胜利港的移民返乡探亲,并且以自身的经历为说明,带动了更多的人迁居胜利港。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等待定期会来南山镇附近装运移民的船只,而是直接走陆路去胜利港。这与最初的崖州移民状况已经开始出现了本质区别。
一开始驻崖办在崖州招收的移民,都是一些失去了田地又无一技之长可以求生的穷苦百姓,这些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抓住了海汉这根救命稻草。但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胜利港生活条件的优越之后动了心,开始举家迁移,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本地权贵的雇农和长工,虽然自己没地,但靠着给主家做农活也能生活下去。这批人的离去让崖州城外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农田抛荒,而粮食的减产势必会在最近的秋收之后又造就出一批新的失业人群。
另外崖州城中的匠人也在逐步地减少,原有的五家铁匠铺现在只剩了一家还在开门,木匠、泥水匠、篾匠等等也不知不觉地开始从崖州城中消失。别人或许不知道,但罗升东却很清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去了胜利港。而这种匠人的迁移给本地带来的影响尤其明显——罗升东未来老丈人家的大门坏了四天,满城找遍了都没找着一个木匠去修,最后没法只能赶鸭子上架,还是罗升东从水寨叫了两个船匠过去修补了一下。
照这么发展下去,一两年之内,恐怕崖州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除了各个衙门和崖州大牢里的犯人之外,其他人多半都会迁往更为热闹,生活更便利的胜利港定居。而且打着这种念头的人,也包括罗升东自己在内。他知道海汉人已经在胜利港规划出了大片的商贸区,并且已经有商家在那里圈地,准备修建商业设施。趁着胜利港的地皮涨价之前,罗升东也准备在那里买一块地,至于具体做什么买卖可以慢慢再看,先把地方占着再说。
当然了,罗升东也知道自己这些操心有些多余,这本该是知州大人、同知老爷们的事情,自己这个小小的水师把总对地方执政连半点发言权都没有。既然大人们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多事,眼下还是先安心发财再说。罗升东于是把杂念先抛到一边,转而向陶东来询问最近几种紧俏商品的供应问题。
苍山船逆流而上,船行速度极慢,花了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抵达了崖州城北的码头。驻崖办的马力科、穆夏柏和冯安楠都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踏上归途,陶东来也借这个机会体验了一把原始风味的人力小轿。罗升东知道陶东来来驻崖办肯定是有要事,这种场合自己再要硬往里钻就有些不合适了,当下便告辞带队回水寨去了。
一行人回到驻崖办之后,留守在家的张广和赵晓若也出来相见。然后是驻崖办的几个跑腿下人,全都出来拜见这位初次谋面的海汉大当家。
接风宴上的话题自然也不会离开这次在越南的商贸谈判,而此行所取得的巨大收获让驻崖办的众人同样也是欢欣不已。马力科笑道:“陶总,这次把移民问题解决了,我们这边的压力可就小多了。最近崖州这边的移民数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照这速度继续下去,恐怕再有半年时间,崖州这边就没剩下什么能动弹的人了。”
陶东来摇摇头道:“崖州或者越南,都不是我们解决移民来源的最终方案,短期内以海南岛和周边地区为主,长远来看,还是要把眼光放在大陆地区才行。海南本地的人口有限,这就不需多说,而越南移民会带给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想过没有?”
马力科试探着回答道:“人口比例?”
“没错。”陶东来点点头道:“假如我们按现有计划,在未来的一年中引入三到四万的越南移民,这个数量将大大超过本地归化民人口。虽然在我们眼中看来,对归化民的待遇都将一视同仁,但老百姓未必都这么想。我们必须要提前考虑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对于本地归化民生活可能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否则今后可能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排外这种事,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岛上的移民大约每周会得到一次补给,主要是蔬菜、瓜果和少量的禽畜。自从与北越商队的贸易开始之后,稻米在黑土港就已经不是什么稀缺品,因此作为中转补给站的浮水洲岛上也储存有成吨的稻米,以备不时之需。即便在极端情况下十天半个月无法进行补给,岛上的居民也无需担忧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飞速号”也为居民们带来了补给品,陶东来下令把船上的绝大部分肉食、蔬菜、瓜果都留给了岛上的居民,只留下剩下这段行程的补给即可。在这样的海岛上长期驻守的确是个苦差事,作为执委会能做的大概也就是让岛上的居民能把伙食开好一点了。陶东来也向居民们承诺,等他们的驻守期一到,便会让他们迁往胜利港定居,这引来了居民们的一片欢呼之声。
按照管委会的安排,目前岛上已经建起了一个小小的禽畜饲养场,养了几十只鸡鸭和八头猪。而这里因为孤悬海外,岛上的野生动物以各种海鸟为主,根本没有食肉类的猛兽存在,因此也不用担心会有野兽袭击饲养场,这一点可是比胜利港和黑土港要强多了——这两个地方的饲养场为了防范野兽袭击,不但在外围挖了隔离沟,甚至专门埋设了竹木尖桩隔离带。
当天“飞速号”没有再急着连夜赶路,而是在浮水洲岛停泊了一晚。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众人便起身出发。帆船驶离浮水洲岛之后,便往东南方向全速行驶。一路上顺风顺水,当天下午便抵达了莺歌海地区。天黑之前,“飞速号”已经到了崖州外宁远河入海口,按照事前的日程安排,陶东来的这次巡视在回程时还要去一趟驻崖办,而这也是这次巡视之旅的最后一站。
中午的时候,王汤姆便用电台与驻崖办联系过一次,告知了可能达到的时间。“飞速号”刚刚抵达宁远河河口,便看到一艘明军水师的苍山船从河口迎了出来——爱凑热闹的罗升东罗把总可不会错过这么一个近距离拍马屁的机会。
今天王汤姆与驻崖办联系的时候,罗升东也正好在驻崖办喝茶。自从搭上海汉这条大船之后,罗升东发现自己的前途突然就变得光明起来,不但进账颇丰,而且在崖州城的人气也直线上升。不少权贵知道他与海汉人关系交好,纷纷托上关系,请罗升东代为购买市面上十分紧俏的海汉商品——自从打通了大陆航线之后,穿越集团有限的出产多数都运往了利润更加丰厚的大陆地区出售,在离胜利港近在咫尺的崖州反倒成了稀缺品,价格直线上升不说,很多东西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特殊的关系基本上就不要想弄到海汉的商品了。就连“福瑞丰”和“安富行”这样跟海汉有生意来往的商家,对于目前的紧俏状况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光有银子也没用,现在是海汉人那边拿不出东西来卖,没货源能有什么办法?
而罗升东则有些不同,他是执委会眼中可以“争取”的那一类明朝官员,必要的时候执委会也会从背后给他一些推动力——比如说给他提供少量的海汉商品,让他在崖州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
这样的做法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现在在崖州城的权贵圈子里,水寨的罗把总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甚至就连驻崖州的锦衣卫、东厂番子,现在也开始跟他称兄道弟起来。原因无他,这些驻崖州的特权部门人员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待在这么个偏远地带,但要想调回大陆享福,那就只有两条路,一是立功受奖,二是贿赂上司。
而崖州作为流放地的特殊性质,大大降低了立功受奖的可能性。这里到处都是从全国各地流放而来犯官犯人,难不成找个罪名把这些人抓起来再判一次?这么做的后果恐怕只会被上司怒斥无能。那么剩下就只有向上司行贿这条路可走了,但崖州这地方即穷又没什么特产,难道给琼州和广州的上司送椰子和土布不成?
不过自从海汉人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倒是得到了改观,海汉人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在市面上供不应求,而这些稀罕玩意儿用来送礼就再合适不过了。在目前崖州商行全面缺货的状况下,本地锦衣卫和东厂番子都盯上了罗升东这条路子。
当然在这中间也有人居心叵测,建议把罗升东连同海汉人全部抓起来,以充公名义直接吞了他们的货,不过出这馊主意的人很快就被内部收拾了。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海汉人现在在榆林已经聚集了好几千民众,换而言之有好几千人靠着海汉人吃饭,就靠崖州这点人手,哪怕锦衣卫和东厂联手,去榆林抓人恐怕也是有去无回。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两个月前派去那边的巡检司,整队人马都没有任何一人在这段时间中回过崖州,除了定期由“巡视榆林”的水寨战船带回的报平安书信之外,这些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锦衣卫和东厂并不都是傻子,他们就是吃情报这碗饭的,当然或多或少能察觉出海汉人有问题,但那又怎样?海汉人只不过是一群商人,他们并没有杀官造反,不过是借着各种渠道卖些珍奇玩意儿而已。据说海汉人在榆林那边还有数百人的民团,谁都不愿意多事出这个头去找海汉人的麻烦,更何况这两个衙门上上下下,又有哪个人敢说自己没拿过驻崖办的好处?
除了两个特务机关之外,罗升东在水寨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自从罗升东替何参将弄来了他六姨太要求的一尺方镜之后,何参将几乎已经把罗升东当作了亲信对待。而由于崖州水寨的畸形体制,参将之下并无守备、千总的设置,罗升东这个把总便隐隐有了一人之下,全寨之上的味道,甚至不需何参将的手令,便可以调配全寨的战船出航。而跟着罗升东做事的一帮人,几个月的私盐生意跑下来,现在个个都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追随者。
对于目前的状况,罗升东自己心里倒是很有数,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拜海汉人所赐,如果海汉人断了他的货源,那么他在崖州水寨建立起来的势力很快就树倒猢狲散,在崖州城的人脉关系也会迅速断绝,而且海汉人会迅速地扶起罗升东二号取代他的位置——想把他踢下台取而代之的人恐怕已经有一大把了。
而每次去胜利港看到那里的发展速度,都会让罗升东完全生不出对抗的念头。罗升东在半个月之前还去过一趟胜利港,当时正好看到码头上堆放至少有二三十门的海汉火炮,一箱箱的火绳枪更是垒得像小山一样,而这些东西正被劳工们搬运装进一艘福船。罗升东在劳改营时期的顶头上司任亮很是轻描淡写地向他解释说,这些军火正准备销往南洋某国。罗升东是个聪明人,当然能听懂任亮的弦外之音——海汉既然能把这些武器向外出售,那么自身肯定已经具备了更强的武力。再联想到胜利港峡湾两岸正在修筑当中的连片炮台,罗升东心知目前海汉人的武备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地的明军,不,哪怕是整个琼州岛上的一万多驻军全加在一起,恐怕也打不进这个半年前还出于荒无人烟状态的港湾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海汉人似乎并没有打算要武力攻打崖州。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罗升东会很犹豫自己到底是该为大明王朝尽忠,还是该识时务地早点投靠不可战胜的海汉人。不过无论如何,现在跟海汉人搞好关系,总归是能为日后留下一条后路。因此罗升东在不当值的时候几乎天天都往驻崖办跑,有时候还会按照驻崖办的指示,特地邀请几个本地官员一同前往。
参照后世的国家领导人,照理说陶东来的行踪应该对外保密,不过何夕离开之后,驻崖办这帮人在情报安全方面的警惕性的确是下降了许多。接到电报信息之后,负责接待罗升东的邱元并没有避讳他这个外人的存在,便开始吩咐下人们分头去买菜、打扫、准备车马。
罗升东一问,听说是陶东来今天要来崖州,赶紧就向邱元讨了迎接的任务。罗升东跟海汉的来往十分频繁,也很清楚海汉的权力机构,而陶东来无疑就是这群海汉人的领导核心,拍好这个马屁恐怕要胜过在驻崖办泡上一个月。于是罗升东便邀了邱元一起,回水寨点了一艘苍山船,到宁远河河口等待陶东来的到来。
两艘船驶近之后,“飞速号”上的众人便已经看清了站在苍山船船头挥手致意的罗升东和邱元二人。陶东来倒也没觉得罗升东的迎接有什么不妥,便跟王汤姆一起转到了这艘苍山船上,而“飞速号”则是停泊在了宁远河入海口外的近岸浅水处。
寒暄之间,陶东来也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这次出行的丰硕成果——卖掉了数万两银子的军火,并且最近就会有数以千计的移民乘船抵达胜利港。
罗升东听了之后也是感叹不已:“想我大明开国以来,少有此类对外的大宗武器出售之举,加之海外番民归附,陶总此番行事真是开本朝历史之先河啊!”
陶东来笑了笑道:“罗把总,我们可不是明人,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不是为了大明朝。”
罗升东尴尬地应道:“是是是,是在下失言了!”
这次罗升东可不是无意失言,而是有意试探。虽然陶东来透露的信息很少,但罗升东相信他所说的是实情,因为他也正好看到过海汉军火装船的情景。海汉现在有各种赚钱的买卖,又一直在不断地引进移民充实胜利港的人口,罗升东虽然不是情报战线上的人,但其实他也已经十分敏感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虽然陶东来已经不止一次表示过态度,海汉绝对不会融入到大明治下,但罗升东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想确定他的这种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但很显然,随着海汉势力日益壮大,他们的底气也越发地足了,陶东来也一如既往地根本没有臣服于大明的打算。
陶东来的这种表态让罗升东很是有点揪心,因为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崖州城的衰落,胜利港的崛起,似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近一两个月有不少之前迁往胜利港的移民返乡探亲,并且以自身的经历为说明,带动了更多的人迁居胜利港。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等待定期会来南山镇附近装运移民的船只,而是直接走陆路去胜利港。这与最初的崖州移民状况已经开始出现了本质区别。
一开始驻崖办在崖州招收的移民,都是一些失去了田地又无一技之长可以求生的穷苦百姓,这些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抓住了海汉这根救命稻草。但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听说了胜利港生活条件的优越之后动了心,开始举家迁移,而这些人大多都是本地权贵的雇农和长工,虽然自己没地,但靠着给主家做农活也能生活下去。这批人的离去让崖州城外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农田抛荒,而粮食的减产势必会在最近的秋收之后又造就出一批新的失业人群。
另外崖州城中的匠人也在逐步地减少,原有的五家铁匠铺现在只剩了一家还在开门,木匠、泥水匠、篾匠等等也不知不觉地开始从崖州城中消失。别人或许不知道,但罗升东却很清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去了胜利港。而这种匠人的迁移给本地带来的影响尤其明显——罗升东未来老丈人家的大门坏了四天,满城找遍了都没找着一个木匠去修,最后没法只能赶鸭子上架,还是罗升东从水寨叫了两个船匠过去修补了一下。
照这么发展下去,一两年之内,恐怕崖州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除了各个衙门和崖州大牢里的犯人之外,其他人多半都会迁往更为热闹,生活更便利的胜利港定居。而且打着这种念头的人,也包括罗升东自己在内。他知道海汉人已经在胜利港规划出了大片的商贸区,并且已经有商家在那里圈地,准备修建商业设施。趁着胜利港的地皮涨价之前,罗升东也准备在那里买一块地,至于具体做什么买卖可以慢慢再看,先把地方占着再说。
当然了,罗升东也知道自己这些操心有些多余,这本该是知州大人、同知老爷们的事情,自己这个小小的水师把总对地方执政连半点发言权都没有。既然大人们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多事,眼下还是先安心发财再说。罗升东于是把杂念先抛到一边,转而向陶东来询问最近几种紧俏商品的供应问题。
苍山船逆流而上,船行速度极慢,花了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抵达了崖州城北的码头。驻崖办的马力科、穆夏柏和冯安楠都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寒暄了几句之后便踏上归途,陶东来也借这个机会体验了一把原始风味的人力小轿。罗升东知道陶东来来驻崖办肯定是有要事,这种场合自己再要硬往里钻就有些不合适了,当下便告辞带队回水寨去了。
一行人回到驻崖办之后,留守在家的张广和赵晓若也出来相见。然后是驻崖办的几个跑腿下人,全都出来拜见这位初次谋面的海汉大当家。
接风宴上的话题自然也不会离开这次在越南的商贸谈判,而此行所取得的巨大收获让驻崖办的众人同样也是欢欣不已。马力科笑道:“陶总,这次把移民问题解决了,我们这边的压力可就小多了。最近崖州这边的移民数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照这速度继续下去,恐怕再有半年时间,崖州这边就没剩下什么能动弹的人了。”
陶东来摇摇头道:“崖州或者越南,都不是我们解决移民来源的最终方案,短期内以海南岛和周边地区为主,长远来看,还是要把眼光放在大陆地区才行。海南本地的人口有限,这就不需多说,而越南移民会带给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想过没有?”
马力科试探着回答道:“人口比例?”
“没错。”陶东来点点头道:“假如我们按现有计划,在未来的一年中引入三到四万的越南移民,这个数量将大大超过本地归化民人口。虽然在我们眼中看来,对归化民的待遇都将一视同仁,但老百姓未必都这么想。我们必须要提前考虑到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对于本地归化民生活可能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否则今后可能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排外这种事,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