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演戏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明朝败家子、北宋大表哥、如意小郎君、盛唐逆子:李恪传、权御八荒、最强特种兵之龙魂、乱世枭雄
52中文网 www.52zw.net,最快更新傲唐最新章节!
-------------------
杨曦此话问出后,原本有点群情激昂的大臣们马上又都止了口,一个个都低着脑袋,仿佛做错了事的小学生,不愿意面对大人一样。
这些朝臣们大部都是老狐狸了,他们不愿意在这样敏感的事上首先发有意见。
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今情况下,杨曦这位刚刚被皇帝李玢封为忠王的亲王,已经完全掌控了长安的局势。而杨曦自然不会这么善罢干休,觊觎皇位那是肯定的事,接下来杨曦肯定会继续登基。
杨曦这样问,只不过找一个台阶而已,是在演戏。接下来戏怎么演,自有人会先站出来扮演角色,他们只要看情况再决定怎么表态就行了。这种关键时候,说什么做什么有时候不但关系着前程,甚至性命攸关。在场的除了一些手握重权的人物,其他人无不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
许多人看到连房琯、张镐这样位列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敢马上站出来表态。他们当然不愿意第一时间表示对杨曦的支持,希望杨曦能登基称帝,至于后面如何表态,那要看殿内形势如何演变。
杨曦是想演戏,当然他早已经找到了与他配戏的角色,就在他话说完,环顾了一阵殿内诸臣,看到大多诸臣都低下头不语的时候,高适站了出来,作礼大声说道:“忠王殿下,永王起乱,皇帝陛下被杀,皇宫内一片混乱,要是将此事传出去,百姓定是人心惶惶,依下官所见,应该马上封锁消息,暂时不将皇帝被永王所杀的消息传出去……”
“还有,如今皇帝陛下已经身亡,内外混乱,我大唐处于危急时候,必须要有人出来主事。永王的叛乱是忠王殿下率军平定的,忠王殿下多年征战,在朝中威望非常高,陛下在位时候,早就流露出要将忠王殿下立为太子的念头。臣认为,非常时候必行非常之事,忠王殿下应该果断登基,救我大唐于水火之中,威服天下,不让大唐陷于混乱之中。臣愿意拥戴忠王殿下为大唐的皇帝!”
高适在自称变为“臣”的同时,说话的语气也高亢起来,说完之后,很坚定地站到杨曦身边,以示自己的决心和对杨曦的支持。
杨曦并没表示什么,也没看高适,只是看着其他大臣,等着其他大臣的反应。
这时李泌也站了出来,表示了自己对杨曦的支持。
“高尚书所言非常有理,先皇驾崩前,就委以忠王殿下为辅佐大臣,那是先王认识到忠王殿下的能力才这样委任的。这些年忠王殿下的所作成就让我们所有人都深为敬服,安禄山的叛乱是殿下率军平息的,李亨的叛乱也在忠王殿下的主持下被挫败,此次又是忠王殿下奋起反击永王的叛乱,可以说忠王殿下数次拯救我大唐于危难之中。殿下又是皇帝陛下的亲生子嗣,如今皇帝陛下许多子嗣怪遭永王杀害,有资格继位为皇者,惟有忠王殿下也。因此臣也支持忠王殿下继承皇位。”
李泌的话后,颜真卿和郭子仪一先一后站出来,表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当然都是支持杨曦继位登基,执掌大唐的。李光弼也马上站出来,表示了与郭子仪一样的想法,支持杨曦马上登基称帝,避免大唐陷入混乱之中。接着多位禁军将领,庞忠、浑释之、浑缄、仆固怀恩、王思礼等非常“豪迈”地站出来,强烈支持杨曦继位登基,肩负起执掌大唐的重任。
当上文部郎中的岑参也站出来,发表了一番热烈洋溢的说辞,他希望杨曦主动肩挑起这副重担,给大唐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一般情况下,人都有从众心理,许多人是随大流,还有一些人在看到人家怎么做后,会改变自己的当初想法,认同别人所说所做的。随着这么多人,特别是像李泌、郭子仪、颜真卿、高适等重量级的大臣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杨曦,恳请并没表态的杨曦继位登基,很多人也马上跟着表态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支持,一些原本在犹豫的人也呆不住了,他们担心表态迟了,会被杨曦记着受到报复,也马上站出来支持。最终房琯和张镐、李麟等人原本并不愿意杨曦继承帝位的人也有点吃一住,先后站出来恳请杨曦出来主持大唐事务,继李玢的位登基。
听在场的大臣们都如此说,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杨曦对今天晚上这场戏这般上演挺是满意了。不过他并没有一口应承,而是推辞道:“诸位同僚这般,本王甚是惶恐。本王才疏学浅,要继位登基执掌之下,实是惶恐。还希望诸位同僚能作另外考虑,择陛下另外之有才皇子,拥立其继位登基。”
殿内没有人不明白杨曦这只是故作姿态,客气一下而已,没有人当这话以回事。高适、李泌等人马上出来相劝,让杨曦不要推辞,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不受离乱之苦,就接受群臣的请求,继位登基。最终杨曦只能不再推辞,不过他还是没有马上答应,只是很不情愿般地说道:“诸位同僚的意思本王知道了,那本王就勉为其难,暂时代为主持朝事,以免天下纷乱,出现动荡。不过是否继位登基,还待本王好生思量一下再做决定,待过些日子再与诸位同僚商议。”
说到这里,杨曦停了一下,然后走到殿上,面对群臣而立,大声说道:“诸位同僚,永王李璘起兵谋乱,残忍地杀害了皇帝陛下。如今局势纷乱,希望诸位同僚与本王一道,齐心协力做事,好生替陛下举办丧事,并努力恢复大唐秩序。永王之乱,必须要严查彻底,将此事审查清楚,处置相关人员,要是任何人参与其中,定要严惩。希望诸位同僚能不懈于朝事,兢兢业业做事,千万别辜负刚刚逝去的两位大唐皇帝对诸位的厚爱。”
“臣等一定遵从忠王殿下的教诲,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高适第一个站出来应和,随即大殿内的大臣先后跟着唱各,最终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声音,大家发自内心或者不情愿地表示了对杨曦的支持。
杨曦也令众臣散去,不过留下了重要那些大臣,郭子仪、李泌、颜真卿、高适、房珲、李麟、张镐、李光弼、庞忠等大臣,继续商量事儿。
商量的结果也很快就出来,那就是马上为李玢这个可怜的皇帝举办丧事,丧事一定要隆重,并且全力审理和追查李璘叛乱这案件,将所有与之有关的人都查出来,依其所犯的罪给予相应的处置。
还有,如今是非常时间,长安城内的戒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了搜捕永王李璘的党羽,长安各城门也暂时不打开,禁止城内外的人员进出,直到局势稳定下来,再决定何日取消戒严。
杨曦也为各人分配了任务,令房琯、高适、李泌、郭子仪暂时代为处理朝事,让大唐的国家机器继续运转,再令庞忠和浑缄掌管长安城内外的所有兵马。
所有兵马的调动由他直接通过庞忠和浑缄来实现。
杨曦令李麟、张镐、高适三人主持审理李璘谋逆的案件,令张镐主持,审理结果三人一道向他报告。杨曦告诉三人,要尽快将李璘造反的事审查清楚,争取早一日让天下的百姓知道这件事,让他们少些担忧和害怕。领了命后,各人也都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有郭子仪留了下来。
“岳父大人,今天晚上你就不要回宫了,与小婿一道留在宫中吧!”
杨曦的请求郭子仪当然答应,在与杨曦一道往紫宸殿方向走去的时候,他轻声地说道:“贤婿,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预料那样,永王替你做了很多你不方便做的事,他成了你的一颗棋子。老夫可是没想到,事情进展人意会如此顺利,没有什么波折。”
“岳父大人,小婿也没想到会这样,可能是天助我成事也!”杨曦冲郭子仪得意地笑了笑,再道:“岳父大人,看来待长安的局势平静下来,小婿就可以顺应民意,登基称帝了。只是小婿没想到,今日竟然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这事。”
郭子仪也跟着笑笑,轻声说道:“贤婿,今日这样的形势,每个人看到后都胆战心惊,皇宫内几乎血流成河啊!兵乱刚刚平息,殿内都是你所领的禁军将士,如此非常时刻,谁也不愿意拿项上脑袋来开玩笑,即使有人想反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这也是好事!”杨曦点点头,表示认同郭子仪的分析,又马上说道:“岳父大人,小婿想让你再出来做事,行尚书令职,执掌政事堂事务。小婿觉得如今大唐的朝政需要有不少改革,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皇权需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三省六部要如贞观时候完全各司其职。所以小婿想请你出来主持尚书省事务,小婿觉得有你主持尚书省事务,许多改制方面的事,做起来就方便了。”
郭子仪想了一下后答应道:“你这般说,老夫自然会答应。不过老夫也有言在先,待你完全理顺了朝政,就让老夫去休养,不再操持这些杂事!”
“岳父大人的要求,小婿岂敢不答应?”RS
-------------------
杨曦此话问出后,原本有点群情激昂的大臣们马上又都止了口,一个个都低着脑袋,仿佛做错了事的小学生,不愿意面对大人一样。
这些朝臣们大部都是老狐狸了,他们不愿意在这样敏感的事上首先发有意见。
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今情况下,杨曦这位刚刚被皇帝李玢封为忠王的亲王,已经完全掌控了长安的局势。而杨曦自然不会这么善罢干休,觊觎皇位那是肯定的事,接下来杨曦肯定会继续登基。
杨曦这样问,只不过找一个台阶而已,是在演戏。接下来戏怎么演,自有人会先站出来扮演角色,他们只要看情况再决定怎么表态就行了。这种关键时候,说什么做什么有时候不但关系着前程,甚至性命攸关。在场的除了一些手握重权的人物,其他人无不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
许多人看到连房琯、张镐这样位列政事堂的宰相也不敢马上站出来表态。他们当然不愿意第一时间表示对杨曦的支持,希望杨曦能登基称帝,至于后面如何表态,那要看殿内形势如何演变。
杨曦是想演戏,当然他早已经找到了与他配戏的角色,就在他话说完,环顾了一阵殿内诸臣,看到大多诸臣都低下头不语的时候,高适站了出来,作礼大声说道:“忠王殿下,永王起乱,皇帝陛下被杀,皇宫内一片混乱,要是将此事传出去,百姓定是人心惶惶,依下官所见,应该马上封锁消息,暂时不将皇帝被永王所杀的消息传出去……”
“还有,如今皇帝陛下已经身亡,内外混乱,我大唐处于危急时候,必须要有人出来主事。永王的叛乱是忠王殿下率军平定的,忠王殿下多年征战,在朝中威望非常高,陛下在位时候,早就流露出要将忠王殿下立为太子的念头。臣认为,非常时候必行非常之事,忠王殿下应该果断登基,救我大唐于水火之中,威服天下,不让大唐陷于混乱之中。臣愿意拥戴忠王殿下为大唐的皇帝!”
高适在自称变为“臣”的同时,说话的语气也高亢起来,说完之后,很坚定地站到杨曦身边,以示自己的决心和对杨曦的支持。
杨曦并没表示什么,也没看高适,只是看着其他大臣,等着其他大臣的反应。
这时李泌也站了出来,表示了自己对杨曦的支持。
“高尚书所言非常有理,先皇驾崩前,就委以忠王殿下为辅佐大臣,那是先王认识到忠王殿下的能力才这样委任的。这些年忠王殿下的所作成就让我们所有人都深为敬服,安禄山的叛乱是殿下率军平息的,李亨的叛乱也在忠王殿下的主持下被挫败,此次又是忠王殿下奋起反击永王的叛乱,可以说忠王殿下数次拯救我大唐于危难之中。殿下又是皇帝陛下的亲生子嗣,如今皇帝陛下许多子嗣怪遭永王杀害,有资格继位为皇者,惟有忠王殿下也。因此臣也支持忠王殿下继承皇位。”
李泌的话后,颜真卿和郭子仪一先一后站出来,表示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当然都是支持杨曦继位登基,执掌大唐的。李光弼也马上站出来,表示了与郭子仪一样的想法,支持杨曦马上登基称帝,避免大唐陷入混乱之中。接着多位禁军将领,庞忠、浑释之、浑缄、仆固怀恩、王思礼等非常“豪迈”地站出来,强烈支持杨曦继位登基,肩负起执掌大唐的重任。
当上文部郎中的岑参也站出来,发表了一番热烈洋溢的说辞,他希望杨曦主动肩挑起这副重担,给大唐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一般情况下,人都有从众心理,许多人是随大流,还有一些人在看到人家怎么做后,会改变自己的当初想法,认同别人所说所做的。随着这么多人,特别是像李泌、郭子仪、颜真卿、高适等重量级的大臣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杨曦,恳请并没表态的杨曦继位登基,很多人也马上跟着表态支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支持,一些原本在犹豫的人也呆不住了,他们担心表态迟了,会被杨曦记着受到报复,也马上站出来支持。最终房琯和张镐、李麟等人原本并不愿意杨曦继承帝位的人也有点吃一住,先后站出来恳请杨曦出来主持大唐事务,继李玢的位登基。
听在场的大臣们都如此说,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杨曦对今天晚上这场戏这般上演挺是满意了。不过他并没有一口应承,而是推辞道:“诸位同僚这般,本王甚是惶恐。本王才疏学浅,要继位登基执掌之下,实是惶恐。还希望诸位同僚能作另外考虑,择陛下另外之有才皇子,拥立其继位登基。”
殿内没有人不明白杨曦这只是故作姿态,客气一下而已,没有人当这话以回事。高适、李泌等人马上出来相劝,让杨曦不要推辞,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不受离乱之苦,就接受群臣的请求,继位登基。最终杨曦只能不再推辞,不过他还是没有马上答应,只是很不情愿般地说道:“诸位同僚的意思本王知道了,那本王就勉为其难,暂时代为主持朝事,以免天下纷乱,出现动荡。不过是否继位登基,还待本王好生思量一下再做决定,待过些日子再与诸位同僚商议。”
说到这里,杨曦停了一下,然后走到殿上,面对群臣而立,大声说道:“诸位同僚,永王李璘起兵谋乱,残忍地杀害了皇帝陛下。如今局势纷乱,希望诸位同僚与本王一道,齐心协力做事,好生替陛下举办丧事,并努力恢复大唐秩序。永王之乱,必须要严查彻底,将此事审查清楚,处置相关人员,要是任何人参与其中,定要严惩。希望诸位同僚能不懈于朝事,兢兢业业做事,千万别辜负刚刚逝去的两位大唐皇帝对诸位的厚爱。”
“臣等一定遵从忠王殿下的教诲,勤于政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高适第一个站出来应和,随即大殿内的大臣先后跟着唱各,最终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声音,大家发自内心或者不情愿地表示了对杨曦的支持。
杨曦也令众臣散去,不过留下了重要那些大臣,郭子仪、李泌、颜真卿、高适、房珲、李麟、张镐、李光弼、庞忠等大臣,继续商量事儿。
商量的结果也很快就出来,那就是马上为李玢这个可怜的皇帝举办丧事,丧事一定要隆重,并且全力审理和追查李璘叛乱这案件,将所有与之有关的人都查出来,依其所犯的罪给予相应的处置。
还有,如今是非常时间,长安城内的戒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了搜捕永王李璘的党羽,长安各城门也暂时不打开,禁止城内外的人员进出,直到局势稳定下来,再决定何日取消戒严。
杨曦也为各人分配了任务,令房琯、高适、李泌、郭子仪暂时代为处理朝事,让大唐的国家机器继续运转,再令庞忠和浑缄掌管长安城内外的所有兵马。
所有兵马的调动由他直接通过庞忠和浑缄来实现。
杨曦令李麟、张镐、高适三人主持审理李璘谋逆的案件,令张镐主持,审理结果三人一道向他报告。杨曦告诉三人,要尽快将李璘造反的事审查清楚,争取早一日让天下的百姓知道这件事,让他们少些担忧和害怕。领了命后,各人也都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有郭子仪留了下来。
“岳父大人,今天晚上你就不要回宫了,与小婿一道留在宫中吧!”
杨曦的请求郭子仪当然答应,在与杨曦一道往紫宸殿方向走去的时候,他轻声地说道:“贤婿,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预料那样,永王替你做了很多你不方便做的事,他成了你的一颗棋子。老夫可是没想到,事情进展人意会如此顺利,没有什么波折。”
“岳父大人,小婿也没想到会这样,可能是天助我成事也!”杨曦冲郭子仪得意地笑了笑,再道:“岳父大人,看来待长安的局势平静下来,小婿就可以顺应民意,登基称帝了。只是小婿没想到,今日竟然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这事。”
郭子仪也跟着笑笑,轻声说道:“贤婿,今日这样的形势,每个人看到后都胆战心惊,皇宫内几乎血流成河啊!兵乱刚刚平息,殿内都是你所领的禁军将士,如此非常时刻,谁也不愿意拿项上脑袋来开玩笑,即使有人想反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这也是好事!”杨曦点点头,表示认同郭子仪的分析,又马上说道:“岳父大人,小婿想让你再出来做事,行尚书令职,执掌政事堂事务。小婿觉得如今大唐的朝政需要有不少改革,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皇权需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三省六部要如贞观时候完全各司其职。所以小婿想请你出来主持尚书省事务,小婿觉得有你主持尚书省事务,许多改制方面的事,做起来就方便了。”
郭子仪想了一下后答应道:“你这般说,老夫自然会答应。不过老夫也有言在先,待你完全理顺了朝政,就让老夫去休养,不再操持这些杂事!”
“岳父大人的要求,小婿岂敢不答应?”RS